第361章飑线!
林予安换上一身乾爽的衣服,然后再次返回甲板,手里多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
「谢谢。」瑞雯接过杯子,温暖的触感让她在微凉的海风中感到一阵舒适。
她看了林予安一眼,没有问他为什麽不回去睡觉。
瑞雯坐在舵轮后,主要工作是监控。自动舵忠实地执行着命令,北极星号稳稳地破浪前行。
夜航是孤独的,尤其是在这片除了星光与海浪声便一无所有的世界里。
但今晚,因为角落里那个安静的身影和那一点微光,这份孤独似乎也变得不那麽难以忍受了。
「怎麽样,怪物先生,」瑞雯终于打破了沉默,她的声音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PADI那本像儿童读物一样的教材,你应该已经看到最后一章了吧?」
林予安从屏幕上抬起头,笑了笑:「内容很有趣,不过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瑞雯教练。」
「哦?」瑞雯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说来听听。」
她以为林予安会问一些诸如「耳压平衡做不通怎麽办」之类的初学者问题。
「教材里关于减压理论的部分,提到了ZHL-16C算法模型是大多数现代潜水电脑表的基础,」
林予安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词都非常精准,「但它默认的梯度因子设置是比较保守的。」
「我查了一下,很多技术潜水员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潜水计划,手动调整高低梯度因子的参数。」
「比如从保守的30/70调整到更激进的40/85,以获得更长的免减压时间。」
他看着瑞雯,问出了第一个问题:「我想知道,在休闲潜水领域,尤其是在我们即将探索的巴哈马蓝洞那种环境下,对于梯度因子的调整有什麽经验和建议?」
这个问题一出口,瑞雯脸上的轻松表情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神情。
梯度因子?技术潜水员?这根本不是一个刚看了一小时教材的初学者能问出来的问题!这至少是潜水长甚至教练级别才探讨的话题!
她愣了几秒,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语气里充满了不可思议:「你……你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已经在研究梯度因子了?」
「只是看到了相关的部分,比较好奇而已。」林予安平静地回答,然后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另外,关于气体管理。教材里强调了『三分之一原则』(三分之一去,三分之一回,留下三分之一作为备用)。」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