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盘算的。上级配给的毕竟是少数,大头还是咱们厂里自己发的。万一真碰上配给物资不够分,咱们就搞平均主义,所有人都少拿一点,但必须人人有份。至于少的那部分,厂里再拿出别的东西补上。您觉得这么办妥不妥?”
“可以,咱们库里还撑得住。”
老赵在意的正是公平二字,只要能一碗水端平,大家就不会有怨言。
后勤库房本就要定期处理库存,有些物资临近保质期,与其等着过期,不如找个由头当作福利发下去。
当然,这事里外上下都不能明说,只需寻个合适的时机和名目,大家心照不宣即可。
“复兴,正好有一批物资需要清空了。”
“哦?都有什么?”
“有批大米存了两年,颜色都有些发暗了,再放下去恐怕就吃不了了。”
“还剩多少?”
“估摸着还有一千二百来斤。”
“行,那就每人十斤,今天下班就发。我之前答应过警卫同志们,要让他们享受同等待遇,说了就得办,正好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对了,不是还有一批苹果吗?放了一个多星期了,要不一人再添两个?光发米是不是太单调了点。”
“苹果可以。但今天就发?总得有个由头吧,这无年无节的。”
“由头嘛……今天几号来着?”
“十五号。”
“十五号……十五号……”李复兴沉吟片刻,脑中灵光一闪,“有了!十五号,正好是抗战胜利纪念日!就用这个名义。”
老赵算了算日子,确实是那一天。
他不由得佩服,难怪老厂长总夸李复兴这脑子活泛。
既然要纪念,就得有纪念的样子。
李复兴当即做出安排,让赵振国找人在大门口和小礼堂挂上横幅。
他又去办公室动员了几位笔杆子好的职工,让他们赶在下班前写几篇五百字以上的纪念文章:。
午饭时,一则通知传达给了所有职工:下午下班前一小时,于小礼堂召开全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