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很久。
他环顾四周,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疲惫,但眼睛里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有人还在用铅笔在图纸上做最后的标记,有人正和同事低声交流着灵感。
他深吸一口气,用力拍了拍手。
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到他身上。
“好了同志们,先下班!”
“今天晚上都回去好好睡一觉,养足精神,后面还有一场硬仗等着我们。”
他的目光扫过整个科研室,这里除了一些基础工具和零散的零件,研发小型烘干机所需的专用设备一件也没有。
无论是测试加热元件的仪器、冲压外壳的模具,还是调试电路的装置……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现在设备什么都没有,我们就算留在这里也讨论不出更实际的东西了。”
“不如回去养精蓄锐,等明天设备和材料陆续到位,我们再卯足了劲儿大干一场。”
大家听后,都觉得在理,纷纷点头。
确实,没有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光凭空想和画图是造不出真正产品的。
在骨骼“咔哒”的抗议声中,一名年轻研究员舒展着僵硬的身体,打着哈欠笑道:“还是徐科长英明,我这脑袋都成了一团浆糊了。”
“是得回去充充电,没准儿睡醒了灵感就自己找上门了。”
“可不是嘛,我这眼皮都快睁不开了。”另一人也应和着,动手归拢起桌面上散乱的图纸和零件。
大家心照不宣地停止了讨论,开始默默收拾。
李复兴望着这群干劲十足的年轻人有条不紊的样子,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意。
不一会儿,科研室便恢复了井然有序。
众人与徐晓安、李复兴道别后,三三两两地结伴离去。
次日清晨,天色才蒙蒙亮,徐晓安就蹬着自行车冲进了厂区。
他直奔仓库,将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材料单拍在库房办事员老李的桌子上:“碳纤维发热板先来十块,无刷电机要五个做备用。”
“还有耐高温硅胶线和冲压用的薄钢板,今天必须给我备齐。”
老李看着清单,嘬了嘬牙花子:“徐科长,这碳纤维板可是稀罕物,库里就剩下三块,其他的得上市里机电市场碰碰运气。”
徐晓安眉头一紧:“你先把有的都给我送过去,缺的我想办法让人去弄。”
等到科研室的成员们陆续抵达时,徐晓安已经用粉笔在水泥地上勾勒出了烘干机的整体结构图。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