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帅帐内,征北大将军吴明彻与始兴王陈叔陵一起,研究着行军舆图。
“根据探子回报,皮景和已经分兵平定了陈暄,郑子饶的叛乱,按照其行军速度来看,眼下应该已经到达颍川郡长葛县附近。”韦谅一边汇报,一边在地图上标出位置。
“军队数量确定了么?果真有三十万?”陈叔陵问道。
“回殿下,眼下还确定不了,不过探子回报,军队规模颇为浩大,难以计数,但至少有二十多万。”韦谅道。
“……”陈叔陵闻言沉默不语,如此庞大的援军数量,远超陈军如今兵力近一倍,着实令人担忧。
“殿下勿忧,数日之前陛下已经下诏,命镇南大将军麾下庐陵内史任忠,左卫将军樊毅各率军两万前来寿阳城支援,如此一来我军总兵力也接近二十万,足以应对皮景和。”吴明彻淡笑道。
“那再好不过了。”陈叔陵闻言轻舒了一口气。
“不过……”吴明彻罕见地欲言又止。
“大将军有何顾虑?”陈叔陵见状问道。
“呃……呵呵。”吴明彻抚着胡须艰难地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前来支援的庐陵内史任忠,左卫将军樊毅,曾是王琳的部下。”
陈叔陵闻言略一挑眉,王琳起自江南,投奔北齐之后,大量部下归诚南陈,这他是知道的,但任忠樊毅二位猛将竟然也是王琳旧部,这是陈叔陵今日才知道的。
“不过这倒也无妨。”吴明彻轻声道:“这二位将军自投效朝廷以来建功无数,即便与王琳尚有情分,也断不至于动摇立场,不过以防万一,寿阳之战他们还是不便参与,让二位专司对付皮景和的援军为好。”
“大将军策略周详。”陈叔陵闻言微笑道。
“大将军,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陈叔陵轻声道。
“殿下但讲无妨。”吴明彻闻言和声道。
陈叔陵走到行军舆图前,用手中短棍点指齐军行进路线,“眼下齐军速度虽然中规中矩,但难保皮景和突然提速,或者派出先头骑兵星夜兼程突进,我以为——应当提前抢占淮河沿岸渡口,阻止齐军过河。”
“嗯……呵呵,殿下所虑颇合兵法。”吴明彻微笑点头道:“诚如殿下所言,若能阻敌于淮水,确实事半功倍,所以,我已经传令给左卫将军樊毅,庐陵内史任忠,让他们分别派本部兵马先行抢占颍口、涡口。只要率先卡住这两个大渡口,那就能对寿阳城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如此一来,即便皮景和有通天本领,也回天乏术。”
陈叔陵闻言,微微蹙眉低头看了看舆图,忽然道:“大将军,您心里想的,不会只是让皮景和白跑一趟吧?”
“呵呵呵……”吴明彻闻言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瞒殿下,对于皮景和的大军,老夫确实还有些想法,不过……还要看战局发展,以及皮景和是否配合了。”
“大将军难道真想一战灭齐不成?”陈叔陵闻言强压着内心的激动,沉声道。
“若能为,何不为?”吴明彻微眯着双眼低声道:“眼下北周内部尚未平稳,周帝宇文邕尚未理顺朝政,根本无暇顾及我军北伐,不过是派骁骑卫骚扰而已,区区数人不足为虑,而北齐‘三贤’——段韶,斛律光,高长恭先后亡故,就连最后能有些作为的盲相祖珽,据说也死于乱军之手,如此情势之下,一旦皮景和手中这支大军再葬送于此,那高纬还拿什么阻挡我北伐大军?”
陈叔陵右拳压在舆图之上,吴明彻此番言论说得他心中豪情顿起,着实热血沸腾。
“大将军,如何才能全歼皮景和援军?”陈叔陵探身问道。
“呵呵呵……”吴明彻眼中精光一闪而逝,“老夫也想与殿下商讨一番。”说罢,吴明彻拉开身后那幅足有一丈见方的巨型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