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满脸的不以为然,甚至带着些许愤怒。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乃是贱籍,怎可提高商人地位?你是不是收了商人好处,来替他们讲话?”
南木言辞犀利,直指小荣的动机,一时间,朝堂上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小荣身上。
“这位大哥,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听我慢慢说。”
小荣并不慌乱,他先对着南木微微一笑,而后转头看向刘协,见刘协微微点头示意,便继续有条不紊地说了下去。
“说到这个问题,就得先弄清楚钱是什么?”小荣目光扫视着朝堂众人,试图引起他们的思考。
“上古时代的人都是以物换物,其实现在的情况本质也是一样,只不过是以物换物变成了以钱换物而已。”
“但实际上两者本质并无不同。”小荣稍作停顿,观察着众人的反应,见大家都在认真倾听,便接着说道。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商人其实也做出了很多不可忽视的贡献。”
“就好比同样售卖的粟米,商人运来的多了,那么粟米的价格就会贬值。”
“如果运来的少了,价格就会涨价,所以商人具有平衡市场的作用。”
“为什么在乱世中食物比钱重要呢?”小荣抛出一个问题,不等众人回答,便自顾自地解释起来。
“因为食物是实打实能满足人们生存需求的,而钱本质上是虚的……”
“如果朝廷大量铸钱,那么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毕竟市场上面的产品就那么多,大家都拿着钱去买,必然会导致钱贬值。”
“而商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保持市场经济平衡的关键作用。”
小荣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另外,商人交的税对于他们赚的钱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就拿糜家来说,他们家大业大,可交的那点税算什么呢?”小荣微微皱眉,表情严肃。
“在下的建议是,对于商人,赚得多就应该交得多,而那些小摊小贩,本身获利微薄,就没有必要收那么多税了。”
“如此一来,不出多久,国库便能积攒很多钱。”
小荣说完后,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众人都在消化他所说的内容,有的微微点头,似乎认同他的观点;有的则眉头紧皱,满脸的疑惑与不解。
刘协坐在皇位上,目光深邃,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税收政策的调整关乎国家的经济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谨慎对待。
这时,另一位官员李进站了出来,他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小荣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废除农税,恐会影响国家根基。”
“农民乃国家之本,若不收农税,国家的财政收入从何而来?”
“再者,提高商人地位,改变自古以来的等级秩序,恐怕会引起社会动荡。”
小荣听后,耐心地回应道:“李大人,废除农税并不意味着国家财政就会匮乏。”
“提高商税,并且合理调整征税标准,从那些获利丰厚的大商人处增加税收,足以弥补废除农税带来的损失。”
“而且,对农民进行国家补贴,能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至于提高商人地位,并非要颠覆等级秩序,而是给予他们应有的认可,让他们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又有官员提出质疑:“可商人重利轻义,若提高他们的地位,恐会导致社会风气更加逐利,道德沦丧。”
小荣连忙解释:“商人重利不假。”
“但只要朝廷加以引导,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商业行为,便可以让商业活动在合理的框架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