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的去向!”
双方僵持不下,推搡间,一个黑色的背包从工作人员身上滑落。
“哗啦”一声,几桶泡面从包里掉了出来,滚落在防潮垫上——正是缺失的那6桶泡面!
真相大白,学生代表们瞬间愤怒了。
“果然是你们偷拿的!”
““之前说的公开透明都是骗人的!”怒骂声充斥着体育馆,原本负责监督的学生代表,此刻成了最愤怒的质疑者。
而那些工作人员,有的满脸愧疚,有的则低着头不敢说话,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就在这时,负责物资管理的副校长匆匆赶来,看到地上的泡面与愤怒的学生代表,瞬间明白了发生什么。
他脸色铁青,厉声呵斥道:“谁让你们这么做的?!”
随后,他转向学生代表,深吸一口气,语气沉重地说:“同学们,这件事是学校监管不力,我向大家道歉。”
“偷拿物资的人,学校一定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同时,我们会重新清点所有物资,增加学生代表的监督权限,确保每一笔物资都经得起核查。”
可学生们的信任,早已如同被雪压断的枝桠,出现了裂痕。
林野看着地上的泡面,心里五味杂陈。
这场大雪带来的不仅是物资危机,更是人心的考验。
而接下来,如何重建信任,顺利完成物资分配,成了摆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最大的难题。
副校长的话音在体育馆内回荡,可学生代表们脸上的愤怒并未消退。
林野弯腰捡起一桶泡面,指尖摩挲着冰凉的包装,眼神复杂地看向那位低头垂手的工作人员。
对方也是学校的一名后勤职工。
平日里在食堂打饭时,还会偶尔多给学生添一勺菜,可在物资紧缺的寒冬里,这点平日的温情,终究抵不过对食物的贪念。
“严肃处理不能只是口头说说。”林野将泡面放回箱子,抬眼看向副校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们要求公开处理结果,并且从现在起,物资存放点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学生代表与学校工作人员各占一半。”
“每一次开箱取货都必须有双方在场,全程录像。”
周围的学生代表纷纷附和,这一次,副校长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应允:“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偷拿物资的人员即刻停职,交由校纪委调查,处理结果会在全校公示,值守与录像方案,半小时内拟定完成,下午就开始执行。”
接下来的半天,体育馆内一片忙碌。
偷拿物资的工作人员被带走。
剩余人员在学生代表的监督下,重新对所有物资进行全面清点、登记造册,每一项数据都由双方签字确认。
数十个监控摄像头被安装在场馆各个角落。
24小时不间断拍摄,各楼栋的学生代表也分成了四组,轮流在存放点值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绷的秩序感。
可信任的重建,远比物资清点难得多。
尽管学校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但“工作人员偷拿物资”的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学生群体中迅速传开。
有人将体育馆内的对峙场景添油加醋地描述,有人翻出之前的猜测感慨“果然没猜错”。
甚至有学生在宿舍群里发起“抵制统一分配”的讨论,人心的裂痕,并未因处理结果的公示而完全弥合。
两天后,学校终于发布了首次物资分发通知——每人每天可领取2桶泡面、1袋面包、1盒牛奶,凭学生证在各楼栋楼下领取。
消息一出,学生们虽有不满“分量太少”,但终究抵不过对食物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