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苏定方演义 > 第292章 驻壁山群英聚义 安市城劲旅破关

第292章 驻壁山群英聚义 安市城劲旅破关(1 / 3)

书接前回,贞观十九年春,长安城外灞桥柳色初新,却见旌旗蔽日、甲胄映天——贞观天子李世民亲御驾,以英国公李积为行军大总管,邢国公苏定方、乐城郡公刘仁轨为左右副帅,江夏王李道宗为诸军节度,率步骑二十万,挥师东进。随行诸将更是群星璀璨:白袍小将薛仁贵身披银甲,方天画戟斜挎马鞍;鲁国公程咬金(注:演义中常与王君可等老将并列,此处依演义传统补入)手持八卦宣花斧,须发皆张;郯国公张公谨、卢国公程知节(即程咬金)、莒国公唐俭等宿将紧随其后,更有马三宝、刘洪基、段志玄、殷开山等太原首义老将压阵,尉迟恭的水磨竹节鞭、屈突通的丈八蛇矛、屈突盖的青锋剑、盛彦师的流星锤,各类兵器在晨光下熠熠生辉,真个是“文臣满朝扶社稷,武将千员定乾坤”。

此次东征,一为收复辽东故地——自永嘉之乱后,辽东为高句丽所占近三百年,百姓苦其苛政久矣;二为救援新罗——百济联同高句丽,屡犯新罗边境,烧杀掳掠,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入唐,泣血求援;三为剪除东北边患——高句丽自高汤、高建武以来,虽表面称臣,实则暗蓄力量,竟有窥伺幽燕之心。天子早有伐罪之意,今国力鼎盛,府库充盈,遂下诏亲征,欲“复汉家旧土,安四夷黎元”。

大军自幽州出塞,经卢龙塞、榆关,一路东进。所过之处,辽东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老人们扶着幼童,指着唐军的旗帜泣道:“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见汉家兵戈!”唐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遇有流民便设棚施粥,遇有高句丽苛政便当即废除,短短月余,便收复辽西数城,兵锋直指驻璧山。

这驻璧山,位于辽东腹地,左临辽水,右依险峰,山巅筑有高句丽的烽火台,山腰更有暗堡连环,真个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高句丽守将渊盖苏文(演义中其弟渊净土守此关)遣次子渊净土率三万大军驻守,自以为凭此天险,可挡唐军百万之师。

唐军抵达驻璧山脚下,李积传令安营扎寨。帐中议事时,江夏王李道宗率先开口:“驻璧山险在山高谷深,敌军暗堡密布,若强行仰攻,必伤我将士。某愿率一支轻骑,绕至山后,袭其烽火台,断其通讯,再与大军前后夹击!”

苏定方抚着腰间的七星弯刀,沉声应道:“江夏王所言极是。某愿与王同往——某麾下有三百玄甲锐士,皆善攀岩越险,可为先锋。”

刘仁轨则在一旁补充:“二位将军袭扰山后,某愿在山前布下疑阵——令士兵多树旌旗,白日擂鼓呐喊,夜间举火造势,让敌军以为我军主力尽在山前,无暇他顾。待二位将军得手,烽火台燃起我军信号,山前大军便全力猛攻,必能破关!”

天子李世民闻言抚掌笑道:“三位将军所言,正合朕意。李积,你可坐镇中军,调度全局;薛仁贵,你率白袍军为机动之师,若山后遇敌,便即刻驰援;程咬金、牛进达,你二人率步卒在山前架设云梯、撞车,只待信号便全力攻城!”

诸将领命而去。当夜,刘仁轨令山前唐军燃起千盏火把,鼓声震天,喊杀声此起彼伏。渊净土在山巅望见山前火光连天,果然以为唐军要强行仰攻,急令守军集中兵力防守山前,山后的烽火台只留数百老弱驻守。

谁知苏定方与李道宗早已率五百轻骑,借着夜色绕至山后。苏定方麾下的玄甲锐士果然勇猛——他们身背绳索,手持短刀,在陡峭的山壁上如猿猴般攀爬。有几个高句丽哨兵察觉动静,刚要呼喊,便被苏定方亲自射出的袖箭射中咽喉,悄无声息地倒下。

不到一个时辰,唐军便摸至烽火台脚下。李道宗一声令下,唐军将士如猛虎下山,扑向烽火台。守台的高句丽士兵本是老弱,哪里经得起这般冲击?片刻之间,烽火台便被唐军占领。苏定方亲手扯下高句丽的旗帜,换上大唐的“李”字帅旗,又令士兵燃起三堆狼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三国大军湿家 大宋闲医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大唐秦公子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话说史记 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