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区的幸存者们,在废墟与绝望的夹缝中,硬生生凿出了一条名为“坚持”的生路。
临时庇护所的数量从最初的几个,缓慢增加到十几个,如同顽强的苔藓,附着在巨兽残骸的褶皱里。杨岚将指挥中心转移到了相对完好的地下二层备用仓库,这里成了新的大脑,虽然贫瘠,但依旧维系着据点最后的心跳。通讯断绝,他们成了孤岛,但内部的秩序却在血与泪的浇灌下,重新生根发芽。
赵锐的胳膊还吊着,但眼神里的死寂已被一种近乎偏执的坚韧取代。他带着人,像鼹鼠般在废墟下挖掘,寻找着一切可用的物资——未完全损毁的武器零件、密封完好的食物罐头、甚至是从扭曲金属里剥离出来的导电材料。每一次微小的收获,都是一次对抗虚无的胜利。
李慕清和技术团队在几乎原始的简陋条件下,利用残存的设备和从废墟里扒出来的零件,勉强搭建起一个覆盖范围极小的、不稳定的内部灵能通讯网络。信号时断时续,杂音巨大,但至少让分散的庇护所之间不再是完全隔绝的孤岛。他们还尝试修复了一台老旧的、依靠晶体共鸣原理的环境监测仪,虽然精度大不如前,但至少能预警大规模的能量异动或危险天气。
苏小婉依旧沉默,但不再将自己完全封闭。她走出了那个小隔间,加入了医疗组。她的灵能感知虽然受损,但对生命气息的敏感依旧远超常人。她穿梭在拥挤、气味难闻的临时医疗点,用那双能“看见”伤痛根源的眼睛,协助着治疗者,一次次将徘徊在死亡边缘的同伴拉回来。只有在无人注意的间隙,她会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中央区域那片死寂的废墟,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部,仿佛在感受某种早已不存在的连接。
据点外,那暗红的诅咒残影和灰域雾气依旧徘徊,如同阴云,但它们的活动范围似乎被某种无形的界限限制住了,不再轻易靠近据点核心区域。李慕清监测到的、来自废墟深处的微弱同源信号,依旧如同幽灵的心跳,稳定而持续,没有增强,也没有消失。它成了这片废墟背景噪音的一部分,一种所有人都已习惯、却无人敢轻易触碰的“正常”。
……
地下裂隙。
时间以地壳运动般的缓慢尺度流逝。
秦虎焦黑的身体依旧躺在能量结晶之上,外表看去,与周围的岩石碎块无异。只有凑得极近,才能察觉到那极其微弱的、如同呼吸般的能量流动。
【维持存在】的指令如同最底层的生命之火,顽强地燃烧着。
【修复载体】的进程缓慢得令人发指,焦黑皲裂的皮肤下,只有最细微的组织在重组,勉强维持着这具躯壳不至于彻底崩解。
【隐藏信标】的效果完美无瑕,他如同一块彻底冷却的熔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而变化,发生在更深层,更微观的层面。
那条【观测‘秩序残余’(守护者)】的指令,如同一个无声的陀螺仪,在过去这段时间里,持续而稳定地调整着秦虎能量系统的内在“指向”。
他汲取环境能量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无差别地吸收所有可用的灵能辐射,而是呈现出一种极其精密的“筛选”特性。那些带有混乱、诅咒、畸变特性的能量粒子,在靠近他身体表层时,会被一股无形的、微弱的排斥力场 gently 推开。而那些相对纯净、稳定,或者隐约带着某种规则修复倾向的能量,则会被更高效地捕捉、吸纳,融入他胸口的稳定微光,用于维系生机和极其缓慢的修复。
这种筛选并非主动行为,而是他整个能量系统在底层指令影响下,自发形成的“偏好”,如同磁石天然指向北极。
更显着的变化,发生在他胸口那稳定闪烁的微光上。那光芒的节奏依旧稳定,但在那稳定的基底下,开始融入一种极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