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捕捉到了。
一丝极其微弱、但带着某种独特“粘滞”
质感的干扰信号,如同溪流中偶尔泛起的一缕油污,一闪而逝。
它并非持续存在,而是像拥有某种“心跳”
般,间歇性地“搏动”
一下,扰乱正常的数据流后便迅隐没。
其频率和强度,都与负责人描述的情况吻合。
但这信号的“质感”
,却让林墨宇心中一动。
它不像他之前处理过的任何已知类型的“数据排泄物”
或信息扰流。
它更……“精巧”
?更像是一种有意识的、低功耗的“探针”
行为,而非混乱无序的泄露或侵蚀。
他尝试着,将感知稍微聚焦,试图追踪这信号消失的路径,判断其来源。
就在他感知力触及信号残留轨迹的瞬间——
“嗡!”
抑制器猛地传来一阵短促而强烈的震动!
屏幕上的能量输出曲线瞬间飙升至黄色区域边缘,一个红色的三角警告标识闪烁了一下!
【警告!
检测到高隐匿性未知信号特征!
已自动标记并上传至中央数据库!
建议:提高警戒,暂停深入探查,等待数据库比对结果!
】
林墨宇心中剧震,立刻切断了感知,强行将躁动的力量压制回惰性状态。
他脸色微微白,额角渗出冷汗,不是因为精神消耗,而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来自抑制器本身的强烈反应!
自动标记?上传中央数据库?
他之前处理过那么多“未知”
信号,从未触过如此迅捷和激烈的自动响应!
这个看似普通的d级任务,这个微弱的“粘滞”
信号,究竟是什么来头?竟然让抑制器的判定逻辑如此“敏感”
?
it负责人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异常,投来询问的目光。
“没事,”
林墨宇迅恢复平静,语气如常,“捕捉到一些异常信号特征,需要进一步分析。
问题源头的定位可能比预想中复杂一些。”
他按照标准流程,在任务报告中记录了捕捉到的信号特征(隐去了抑制器的异常反应和“高隐匿性”
的判断),并给出了“疑似新型低功耗干扰源,建议持续监控并提升网络防护等级”
的结论。
他没有尝试去深入追踪,更没有提及那信号的独特“质感”
。
任务结算,他拿到了那点微不足道的d级积分。
但真正的“收获”
,是抑制器那激烈的反应,以及那个被自动标记并上传的“高隐匿性未知信号特征”
。
回到公寓,他立刻通过监管积分系统,尝试查询与“高隐匿性信号”
或类似特征相关的、权限内可接触的资料。
结果寥寥无几,只有几条语焉不详的、关于某些高级别信息态异常具备信号伪装能力的提及。
他又尝试查询任务系统,看看是否有其他类似“城北物流中心”
这样的,涉及周期性、低强度、未归类干扰的任务。
一条被他忽略的任务跳了出来——【城南植物园,自动化灌溉系统定时器偶性错乱(e级)】。
描述同样是周期性、低强度、未找到明确原因。
风险等级甚至比d级还低。
植物园?灌溉系统?
一个看似与物流中心数据丢包风马牛不相及的地点。
但“周期性”
和“未找到明确原因”
这几个字,像针一样刺了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