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乃是当初隋文帝为了打破世袭制、军功制、征辟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等选官制度,从而独创的一条选拔官员的途径。
而杨坚当初之所以要打破这些制度,另辟途径,是因为在南北分裂之乱时期,各地门阀士族,圈地为国。
一家一姓,凌驾在皇权之上,宛若一条血脉锁链似的,改变了所有人的观念,贬低皇权,转而视血脉正统为至上。
当各地世家门阀的族谱,甚至比一座王朝的历史都悠久,天下也离着大乱不远了。
这也是南北分裂之时,各地战乱不休的原因之一。
所以,隋文帝当初创立科举,不只是为了收找天下的奇人异士。
更多是要让这些世家门阀不再能高高在上。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隋文帝创立了科举,但却并未将科举发扬光大。
反而在隋文帝的推动下,科举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最终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大多泯然于众,籍籍无名。
不过,这些事情跟杨玄感这个礼部尚书无关。
他要关注的,只有科举这件事本身。
“你是礼部尚书,又修的是儒家法门,应该很清楚,日后的修行路要怎么才能走得更远。”
牛弘起身走到桌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望着屋外的夜色,轻声道:“儒家修行,讲究一个中正平和,修行进境,历来都是缓慢的。
“这一点,远不如走肉身成圣之道的武夫,也不如那些拜在某位仙神座下,信奉香火的修士。”
“但是,唯独有一点好处就是,儒家的修行体系,清晰明了,没有什么岔路。”
“只要你在‘诗书礼乐这四条路之中,选择一条路走到头了,那便可以积蓄足够的底蕴,完成突破,证得人仙之境!”
昔年,上古时期,人间有诸子百家,颂扬各家修行。
但可惜,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如今,昔日的诸子百家道统,只剩下寥寥几家还有传承。
但可别以为这剩下的几家诸子百家道统,就已经没落,只是在苟延残喘。
与之相反,这剩下的几家传承,在漫长的岁月之中,越发壮大和强盛。
尤其是儒家,在前朝的时候受到尊崇,更有帝王立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旨意,号令天下遵从。
这也让儒家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最终一跃成为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