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完家事...\"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云板报警声。
铁胆神侯冷哼一声,挥袖道:\"只给你两日时间。若两日后仍执迷不悟,休怪本王不顾叔侄情分!\"
语毕,铁胆神侯未等皇帝回应,径自踏出御书房,对十大将军高声道:\"诸位爱卿,随本王回宫!\"
所谓\"回宫\",实则返回护龙山庄。十大将军齐声应诺,率领亲兵浩浩荡荡护卫着铁胆神侯离去。
御书房内,皇帝目睹铁胆神侯率众离去,双拳紧握至指甲嵌入掌心。此番打击于他而言尤为深重——若是旁人谋反尚可接受,偏偏是这位皇叔作乱。
先皇仅有这一位子嗣,皇帝自幼便是太子,从未经历夺嫡之争,最终顺理成章继承大统。
\"陛下,乱臣已退,请速离险地。\"曹正淳见皇帝面色有异,急忙进言。
皇帝纹丝不动,面沉如水。
\"龙体贵重,此地不宜久留啊。\"红袍老太监亦劝道。
皇帝长叹:\"朕恨不能早些识破铁胆神侯的狼子野心!\"
\"奴才誓死护卫陛下!\"曹正淳单膝跪地表忠。
皇帝摆手:\"尔等忠心,朕都看在眼里。\"随即怒视门外:\"好个铁胆神侯!这些年护龙山庄权柄日重,他竟仍不知足!十大将军更甚,吃着朝廷俸禄却助纣为虐!\"
\"陛下保重龙体,当务之急是筹谋应对之策。\"老太监劝道。
皇帝强压怒意,沉吟道:\"随朕去见母后。\"两日之期压顶,年轻 终究慌了手脚。
慈宁宫外,侍卫见驾纷纷跪拜。
\"在此候着。\"皇帝吩咐罢,独自入内。
\"皇儿,可是出了变故?方才隐约听闻厮杀之声。\"太后急切迎上前,见皇帝无恙方安心。
皇帝颓然落座:\"母后,铁胆神侯...\"
\"启禀母后,并非刺客所为......\"皇帝神色凝重,眉宇间尽是忧虑。
太后察觉到异样,连忙追问:\"究竟发生何事?快与为娘道来。\"
\"是皇叔所为。\"皇帝沉声道,\"他暗中策反十大将领,率兵攻入皇城,此刻正逼迫孩儿让出帝位!\"
慈宁宫内,皇帝将前因后果一一道来。太后端坐于凤椅之上,随着天子讲述,慈祥面容渐渐浮现怒容。待听到铁胆神侯竟已掌控朝中大半兵权时,太后霍然起身,凤袍广袖凌空一展。
\"朱无视简直胆大包天!朱氏血脉竟敢同根相煎!\"
天子黯然叹息:\"儿臣至今不明皇叔意图。若再无转圜之策,两日后便要颁布退位诏书,前往桂林行宫了却残生。\"
\"荒谬!\"太后拍案怒叱,\"天子之位乃先皇钦定,满朝文武皆可为证,岂能轻易让与朱无视?\"
\"无奈皇叔已得十大将领效忠,朝廷兵权七成落入其手。眼下御林军与禁军皆难堪大用,儿臣形同笼中之鸟,连宫门都难以踏出半步。\"
太后目光如炬:\"哀家这就亲赴护龙山庄,当面质问朱无视!\"
\"母后三思!皇叔已然......\"
\"不必多言!\"太后断然拂袖,\"哀家倒要看看,他朱无视还敢谋害皇嫂不成!即便真敢行此大逆,天下人自会看清他真面目!\"
\"摆驾!哀家要出宫!\"
......
皇城外围,朱无视立于宫墙之下。他负手环视身后十大将领,沉声下令:\"诸位率部封锁各宫门,任何人不得出入。\"
\"末将领命!\"众将齐声应和,行的是面圣之礼。
朱无视目光如电扫过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