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孕育生命。比如有些是蓝巨星,像hd-7321超巨星,表面温度高达3万摄氏度,是太阳的5倍,辐射强度更是太阳的1000倍,周围根本无法形成稳定的行星系统,哪怕有行星,也会被瞬间汽化;有些则是红矮星,比如罗斯-997红矮星,质量只有太阳的1\/3,亮度不足太阳的1%,表面温度极低,其宜居带非常靠近恒星,行星很容易被潮汐锁定,一面永远朝向恒星,一面永远处于黑暗,昼夜温差可达数百摄氏度,根本无法维持液态水;还有一类是褐矮星,比如格利泽-411褐矮星,介于气态巨行星和恒星之间,质量不够引发核聚变,只能发出微弱的红外辐射,表面温度只有几百摄氏度,既没有足够的能量,也无法形成稳定的行星轨道;还有一些虽然是类太阳主序星,比如天炉座-e恒星,质量、亮度都和太阳接近,但经长期观测,它周围没有任何行星存在,可能是形成初期行星胚胎被恒星风吹散,自然也就没有生命存在的基础。”
梁小龙看着名单上密密麻麻的恒星名称,忍不住感慨:“没想到宇宙这么大,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却这么少,看来我们的地球还真是个宝贝。”
“确实如此,地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奇迹。”秦思远深有同感,“在宇宙中,一颗行星要同时满足所有宜居条件,概率低到令人难以置信。我们之所以能在本地泡中找到天仓五和开普勒-452这两个候选目标,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
李扬站起身,走到星图前,目光缓缓扫过本地泡的范围,从太阳系到天仓五,再到遥远的开普勒-452,眼神逐渐变得坚定:“秦老,小龙,情况已经很清楚了。短期内,我们的核心目标就锁定天仓五星系,下一步要启动对天仓五星系的全方位远距离探测——不直接派遣舰队抵近星系,而是调配一支小型侦查舰队,在距天仓五星系3光年外的安全区域部署,同时整合全球顶尖观测设备,形成立体探测网络。”
他顿了顿,详细说明探测方案:“具体来说,一是启用升级后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和量子天文望远镜,从太阳系和侦查舰队双点位同步观测,捕捉行星引力扰动、大气光谱等高精度数据;二是发射10枚无人空间探测器,以0.3倍光速巡航至天仓五星系外围,收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磁场等环境数据,同时搭载被动式信号接收器,监听是否有文明活动产生的电磁信号;三是利用引力透镜效应,通过附近恒星的引力场放大天仓五e的表面影像,清晰观测地形、水体分布等细节。”
“全方位远距离探测?”梁小龙稍稍松了口气,但仍有顾虑,“老板,这样确实比直接派舰队过去安全,但万一真的有本土文明,他们会不会探测到我们的探测器或观测信号?要是他们科技程度不低,岂不是还是会暴露我们?”
李扬早已深思熟虑,沉稳回应:“小龙,你放心,所有探测器都采用全隐身设计,表面覆盖吸波材料,且全程关闭主动信号源,只进行被动数据收集;观测设备也会调整为低功率定向发射模式,信号经过多重加密和伪装,伪装成宇宙自然辐射,很难被识别。退一步说,就算被发现,12光年的距离,信号往返需要24年,他们就算想做出反应,也给了我们足够的准备时间。”
他继续分析道:“更重要的是,从逻辑上看,天仓五星系若有高级文明,12光年的距离足以让他们发现太阳系,甚至主动接触我们,至今毫无动静,说明两种可能:要么没有本土文明,要么文明程度还没达到星际探测水平。就算他们科技比我们略高,我们的探测是远距离、无接触式的,风险也远低于被动等待。如果探测确认无文明或文明程度较低,天仓五星系就是我们最好的扩张跳板;若真有能探测到我们的高级文明,提前发现他们,也能让我们尽早做好防御准备,总比被突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