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四字,更是成了千古名言。
四、\"杜武库\"的传奇谢幕
太康元年(280年)三月,杜预率领大军势如破竹,直抵建业城下。东吴末帝孙皓开城投降,立国五十七年的东吴就此灭亡。这场战役中,杜预共斩杀、俘虏东吴都督、监军一类的高级官吏十四人,牙门、郡守一类的中级官吏多达一百二十人。
灭吴之后,杜预没有居功自傲,反而干起了\"民政官\"的活儿。他在荆州兴修水利,开凿运河,将农田灌溉面积扩大数倍;又设立学校,推广儒家文化,让荆州百姓从\"尚武\"转向\"崇文\"。野史记载,杜预离任时,百姓自发为他立生祠,还编了首民谣:\"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却在灭吴后的第三年突然病逝。临终前,他留下遗言:\"吾一生所求,不过'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今《左传》注已成,灭吴大功已就,唯愿葬吾于首阳山,不封不树,勿扰百姓。\"杜预去世后,晋武帝司马炎痛哭流涕,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陈寿在《晋书》中评价杜预:\"预在内政,则文理清肃;外勤军旅,则算略过人。\"从注解《左传》的学者,到平定东吴的统帅,再到造福一方的能吏,杜预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全能型人才\"。他的故事,就像一部精彩绝伦的传奇小说,既有运筹帷幄的谋略,又有出奇制胜的胆识,更有造福百姓的仁心,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