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43章 江左枭雄桓温

第43章 江左枭雄桓温(7 / 8)

死伤了三万多人。

桓温带着残兵,狼狈地逃回江南。当他回到建康时,五万大军只剩下一万多人,第三次北伐以“惨败”告终。

枋头之败,对桓温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他一辈子靠军功立威,可此次惨败,让他的声望一落千丈——江南的士民开始指责他“好大喜功,不顾士兵死活”;朝廷中的门阀大族,也趁机重新抬头,反对他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他的亲信,也开始对他产生怀疑。

桓温知道,若不采取强硬措施,自己的权力将岌岌可危。他一生都在“以军功固权”,如今军功没了,便只能“以权谋固权”——他想到了一个狠招:废立皇帝。

公元371年,桓温率领大军,进驻建康城外的白石垒,摆出“兵临城下”的姿态,向朝廷上书,请求废黜当时的皇帝司马奕(晋穆帝司马聃死后,司马奕继位,是为晋废帝),改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

司马奕是个老实人,在位期间并无过错,甚至还能“恭谨节俭”,可桓温要的就是“无过而废”——他就是要通过“废立皇帝”,向全天下证明:皇帝的废立,全在他一念之间;东晋的皇权,早已掌控在他手中。

为了给废帝找借口,桓温编造了一个荒唐的理由——他造谣说司马奕“不能生育”,让自己的宠臣相龙、计好、朱灵宝等人,与后宫的美人私通,生下了两个儿子,还说这两个儿子“不是皇室血脉,不该继承皇位”。他甚至还让自己的亲信,在朝廷和民间散布这个谣言,让百姓误以为司马奕真的“荒淫无道”。

朝廷中的大臣,虽知道这是桓温的阴谋,却因惧怕他的兵权,不敢反对。只有时任尚书仆射的王彪之,鼓起勇气对桓温说:“废立皇帝是社稷大事,需有确凿的证据。陛下(指司马奕)在位多年,并无过错,仅凭谣言便废帝,恐难服天下人心。”

桓温却根本不听,他冷冷地说:“我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若有人反对,便是与我为敌,与社稷为敌!”

最终,朝廷只得同意废黜司马奕。公元371年十一月,桓温亲自率军进入建康,召集文武百官,宣布废黜司马奕,将其封为“海西公”,迁往吴县(今江苏苏州)居住。接着,他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晋简文帝。

司马昱是个典型的“文人皇帝”,性格软弱,毫无实权。他在位期间,所有的朝政都由桓温掌控——桓温可以随意任免官员,可以直接颁布诏令,甚至可以不经过皇帝同意,调动军队。司马昱对桓温既惧怕又依赖,曾私下对人说:“桓温若想称帝,我只能禅位给他,别无他法。”

废立皇帝后,桓温的权力达到了顶峰。他被朝廷加封为“丞相、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并被允许“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还获得了“赐九锡”的资格(九锡是古代帝王赐给大臣的最高礼遇,通常被视为“篡权称帝”的前奏)。

可此时的桓温,已年过六十,身体也越来越差。他知道自己没多少时间了,因此急于“加九锡、登大位”,在临死前完成“称帝”的心愿。公元373年,桓温病重,他让自己的亲信王坦之、谢安(当时已成为朝廷的重要官员),去朝廷活动,请求给自已加九锡。

王坦之和谢安,虽表面上服从桓温,却暗中反对他篡权。他们知道,只要拖延时间,等桓温病死,就能保住东晋的皇权。因此,他们以“加九锡的诏书,需写得辞藻优美、符合礼制”为由,让文人袁宏起草诏书,然后又以“诏书内容不够完善”为由,反复修改,拖延时间。

袁宏先后修改了多次,王坦之和谢安却始终不满意,一会儿说“用词不够庄重”,一会儿说“对桓温的功绩描述不够详细”,硬是把加九锡的事情拖了下来。

桓温躺在病床上,日复一日地等待着加九锡的诏书,可始终等不到。他知道,王坦之和谢安是在故意拖延,可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农民将军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三国大军湿家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一梦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