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谋士劝道:“吕将军如今深得主公器重,又潜心读书,将军不可再以旧眼光看待,还是去拜访一下为好。”鲁肃无奈,只得前往吕蒙营中。
吕蒙见鲁肃前来,十分热情,设宴款待。酒过三巡,吕蒙突然问道:“子敬兄如今镇守陆口,与关羽为邻,关羽为人骁勇,又占据荆州,兄可有应对之策,以防不测?”鲁肃本以为吕蒙只是随口问问,便漫不经心地答道:“届时随机应变便是。”
吕蒙闻言,神色一正,道:“如今吴蜀虽结盟抗曹,但关羽实为熊虎之将,野心勃勃,岂可不预先谋划?若等到事发再想对策,恐为时已晚。”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铺在案上,为鲁肃详细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关羽的兵力部署,又一一列出五条应对之策,包括如何安抚荆州百姓、如何防范关羽突袭、如何与蜀汉保持外交联系等,条分缕析,句句切中要害。
鲁肃听着听着,不禁惊得目瞪口呆,手中的酒杯哐当一声坠落在地。他连忙起身,越过案几,走到吕蒙身边,伸手拍着他的后背,感慨道:“子明啊子明,我真没想到,你的才略竟已达到如此境界!昔日的吴下阿蒙,如今已非复吴下阿蒙矣!”
吕蒙闻言,微微一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子敬兄何见事之晚乎?”自此,鲁肃对吕蒙彻底改观,二人结为好友,常常一起商议军国大事。鲁肃还多次向孙权举荐吕蒙,称其“有国士之才,可堪大用”,孙权对吕蒙更加信任,逐渐将更多的兵权交给他。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平定关中后,率领大军南下,意图攻打江东。次年正月,曹军抵达濡须口(今安徽无为东南),号称四十万大军,营寨连绵数十里,声势浩大。濡须口是长江的重要渡口,若被曹军攻克,江东腹地便无险可守,孙权见状,立即调兵遣将,以吕蒙为左都督,蒋钦为右都督,率领七万大军前往濡须口抵御曹军。
曹军初至,便发起猛攻,曹操令大将张辽、乐进率领骑兵突袭吴军大营。张辽骁勇善战,率领骑兵冲锋陷阵,吴军士卒一时难以抵挡,大营外围的营寨很快被攻破。消息传到吕蒙帐中,诸将皆惊,纷纷请求出战,夺回营寨。吕蒙却冷静道:“曹军新至,士气正盛,此时出战,必难取胜。不如坚守不出,待其锐气受挫,再寻机反击。”
他下令加固营寨,在营寨外围挖掘深壕,又令士卒在壕沟外布置鹿角、拒马,以阻挡曹军骑兵。同时,吕蒙亲自巡视各营,安抚士卒,道:“曹军虽多,却远道而来,补给困难;我军以逸待劳,又占据地利,只需坚守数日,曹军必退。”士卒们见吕蒙镇定自若,心中的恐慌逐渐消散,纷纷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曹军连续进攻数日,皆被吴军的防御工事阻挡,死伤惨重,却始终无法突破吴军大营。曹操见吴军防御坚固,便改变策略,令士卒在濡须口附近修建土山,居高临下向吴军大营射箭。箭矢簌簌射向吴军大营,士卒们伤亡渐增,诸将皆忧心忡忡,向吕蒙建议:“曹军在土山上射箭,我军伤亡太大,不如率军退至船上,暂避锋芒。”
吕蒙却摇头道:“若退至船上,曹军必乘势进攻,届时我军更难抵挡。不如在此修筑船坞,既可停泊船只,又可作为防御工事,抵御曹军进攻。”诸将闻言,皆不以为然:“我们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船坞为?”吕蒙耐心解释:“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若有不测,曹军步骑兵突然逼近,我军来不及登船,岂不是要全军覆没?修筑船坞,可进可退,实为万全之策。”
孙权得知吕蒙的提议后,当即表示赞同,令吕蒙全权负责修筑船坞。吕蒙亲自督工,士卒们昼夜不息地夯土筑墙,咚咚的夯土声在濡须口回荡。几日后,一座高大坚固的船坞拔地而起,船坞与吴军大营相连,士卒们可从大营直接进入船坞,登上战船。
曹操见吴军修筑了船坞,心中大惊,他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