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城墙,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对程普说:“南郡攻破了,江东再也不用怕北方的威胁了!”程普看着周瑜苍白却坚定的脸,心里感叹:“公瑾真是江东第一名将啊!”
南郡之战,周瑜虽然身受重伤,却用出色的谋略和顽强的意志打败了曹仁,夺取了南郡,为江东巩固了在荆州的地盘。这一战之后,周瑜在江东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孙权亲自派人来慰问,还封他为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
夺取南郡后,周瑜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后,趁机夺取了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个郡,势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了江东潜在的威胁。
有一天,周瑜给孙权上奏章,提出“软禁刘备”的计策:“刘备是天下的枭雄,还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时间长了肯定会成为江东的祸患。不如把刘备召到吴郡,用联姻的名义把他软禁起来,再拆分他的部下,让他成不了事。”孙权看完奏章,心里犹豫——他既担心刘备成为后患,又怕软禁刘备会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只好回复周瑜:“这事得从长计议。”
周瑜见孙权没采纳,心里虽然有顾虑,但没放弃。他又提出“征讨蜀地”的计划:“曹操刚打败仗,元气还没恢复;刘备虽然占据了荆州四个郡,但根基还不稳固。我愿意和奋威将军孙瑜一起率领大军西征,夺取益州(今四川),再和凉州的马超联合,一起夹击曹操,这样就能平定天下了。”
孙权见这个计划雄心勃勃,立刻同意了,下令让周瑜筹备征讨蜀地的事宜。周瑜接到命令后,不顾箭伤还没好,马上开始准备:派人勘察从南郡到益州的路线、清点粮草、整编军队,忙得不可开交。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率领军队从南郡出发,前往吴郡,想向孙权汇报征讨蜀地的计划,然后就带大军西征。但是,走到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周瑜的旧伤突然发作,胸口剧痛难忍,又昏迷了过去。
军医赶紧治疗,却没什么办法——周瑜的箭伤本来就深入肺腑,之前又因为南郡之战、筹备西征劳累过度,伤势早就恶化了。当天晚上,周瑜从昏迷中醒来,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就召来心腹将领,叮嘱道:“我死之后,你们要辅佐主公,坚守江东,不要轻易征讨蜀地。刘备虽然是盟友,但不能轻信,要时刻提防。”
接着,他又写下遗书,派人送到吴郡,交给孙权。遗书上写道:“我周瑜是个普通人,承蒙主公特别看重,把心腹重任交给我,让我统领军队,我的志向是扫平天下,和主公一起成就大业。现在不幸中途去世,留下无尽遗憾。希望主公亲近贤臣、远离奸臣,愿意听别人的意见,坚守江东,等待合适的时机。要是曹操再来进攻,可以任命鲁肃为将领,他很有远见,能保住江东。”
写完遗书,周瑜望着窗外的长江,眼里满是遗憾。他想起和孙策相识的少年时光,想起赤壁之战的火光,想起南郡城墙上的厮杀——他还有太多抱负没实现,却终究没逃过命运的安排。
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周瑜在巴丘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消息传到吴郡,孙权悲痛欲绝,亲自到江边迎接周瑜的灵柩,趴在灵前大哭:“公瑾,江东失去你,就像断了一只胳膊啊!”江东的百姓听说周瑜去世的消息,也纷纷落泪——他们都知道,正是这位年轻的都督,在赤壁之战中救了江东,让他们免受战火的苦难。
周瑜的灵柩被安葬在庐江舒县,和他的父亲周异葬在一起。孙权为了表彰周瑜的功绩,追封他为平虏伯,还让人在周瑜的墓前立碑,碑上刻着“江东柱石,周郎之墓”八个大字。
后来,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周瑜:“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亦赞道:“周瑜之破曹操,非惟其智,亦其勇也——中箭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