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3章 飞将军李广

第23章 飞将军李广(4 / 6)

西北的山谷中,这是匈奴单于撤军的必经之路,武帝命他在此设伏,待匈奴军进入山谷后,便截断其退路,与其他部队夹击匈奴。李广领命后,率部进入山谷,依山布阵,将士们皆偃旗息鼓,耐心等待匈奴军的到来。

匈奴单于率领大军,一路顺利,行至距马邑城百余里时,却忽然心生疑虑——沿途只见遍野的牲畜,却不见一个放牧的百姓,这与以往汉朝边郡的景象截然不同。单于素来谨慎,当即下令大军停止前进,派少量骑兵前往附近村落侦查。恰好此时,汉军一名尉史(负责巡逻的低级军官)因迷路,被匈奴骑兵擒获。这尉史贪生怕死,竟将汉军在马邑周围设伏的全盘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匈奴单于。

单于听闻后,大惊失色,冷汗直流,当即下令大军火速撤退。为防汉军追击,单于还命部分骑兵断后,沿途销毁桥梁、焚烧粮草。

此时,埋伏在山谷中的李广,正焦急地等待着匈奴军的到来。他不时派人登高了望,却始终不见匈奴军的踪影。直到天色渐暗,才有侦查兵回报,称匈奴军已撤军,且沿途设防,汉军难以追击。李广听闻后,不禁扼腕叹息:“天不助汉呀!”随后,他率部走出山谷,与其他汉军部队会合,此时韩安国、公孙贺等人也已得知匈奴撤军的消息,只得下令撤兵。

一场精心策划、动用三十万大军的伏击战,最终因一名尉史的泄密而功亏一篑。马邑之谋失败后,武帝大怒,将王恢下狱,李广虽未获罪,却也错失了一次大破匈奴、立功封侯的绝佳机会。

此次事件后,汉匈关系彻底破裂,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更加频繁地入侵边郡,而汉朝也正式开启了对匈奴的大规模军事反击,李广的战场,也从之前的“边境防御”,转向了“主动出击”。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彻底击溃匈奴主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漠北之战”——任命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各率五万铁骑,分东西两路出击,深入漠北,寻找匈奴单于主力决战。

此时的李广,已年过六十,头发花白,却依旧壮心不已。自马邑之谋后,他又先后参与了多次对匈作战,却始终未能立下足以封侯的战功(汉朝军功制度以“斩杀匈奴首级数量”“俘虏匈奴贵族”“大破匈奴部队”为主要标准,李广虽多次作战,却常因兵力不足、遭遇匈奴主力等原因,未能达到封侯标准)。此次漠北之战,是汉朝对匈奴的决战,李广深知这可能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便多次向武帝上书,请求随军出征。

武帝起初并未应允,认为李广年老,且“数奇”(古代认为“数奇”者运气不佳,李广此前多次作战不顺,武帝便有此顾虑),恐难担大任。但李广心意已决,接连上书,言辞恳切,甚至亲自前往宫门请愿。武帝见他态度坚决,又念及他一生守边有功,便最终应允,任命他为“前将军”,归属卫青麾下,随东路军出征。

大军出塞前,卫青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匈奴单于的驻地,便决定亲自率领精锐部队,从正面追击单于,而命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率领部队,从东路出发,迂回到匈奴单于的后方,与自己形成夹击之势。

李广得知这一部署后,当即找到卫青,恳切地说道:“臣结发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愿居前,先死单于!”意思是,自己从年轻时便与匈奴作战,如今终于有机会正面迎战单于,愿担任先锋,与单于决一死战。

然而,卫青却拒绝了李广的请求。其中原因有二:一是武帝在大军出发前,曾私下叮嘱卫青,称李广“数奇”,不宜担任先锋,恐误大事;二是卫青想让自己的好友公孙敖担任先锋——公孙敖此前因作战失利被削爵,卫青想让他在此次战役中立功,恢复爵位。

李广听闻卫青的决定后,心中极为不满,却又不敢违抗将令,只得悻悻而归。他回到营中,并未向赵食其详细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农民将军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中国古代名人传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