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地;有的想反抗,可手里没有兵器,只能任人宰割。
章邯当时在项羽的中军帐里,听到外面的喊杀声,心里咯噔一下,慌忙冲出去一看,只见秦兵的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新安城的土地。他抓住一个楚军士兵,嘶吼道:“这是怎么回事?!”士兵说:“是将军下的令,说秦军要反,所以把他们都杀了!”
章邯看着满地的尸体,又想到自己当初对秦军士兵的承诺,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我章邯对不起你们啊!”他想去找项羽理论,可赵敢拉住他:“将军,您现在去找项羽,只会送死啊!”
章邯瘫坐在地上,看着新安城的夜空,心里一片冰凉——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生路,却没想到,自己成了害死二十万弟兄的罪人。从这一刻起,章邯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项羽在新安坑杀了二十万秦军后,领着大军进入关中,杀了秦王子婴,火烧阿房宫,然后分封诸侯——他封章邯为雍王,镇守关中的废丘、栎阳等地;封司马欣为塞王,镇守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镇守上郡,这就是“三秦”的由来。
可项羽没在关中待多久,就带着大军回到彭城,自立为“西楚霸王”。他一走,刘邦就听从韩信的建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领着汉军杀回关中。司马欣和董翳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很快就投降了刘邦。只剩下章邯,坚守在废丘城,抵抗汉军。
章邯知道,废丘是他最后的阵地——他害死了二十万秦军,要是再投降刘邦,不仅会被天下人耻笑,自己也无颜面对那些死去的弟兄。所以,他下定决心,死守废丘。
他在废丘城里做了充分的准备:把城里的粮食都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加固城墙,在城墙上修筑箭楼;又引渭水环城,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刘邦领着汉军来攻废丘,几次都被章邯打退。
刘邦没办法,只能让韩信来指挥。韩信到了废丘,围着城池看了几天,终于看出了破绽——废丘城的水源来自渭水,只要截断渭水的上游,再突然放水,就能把废丘城淹了。
韩信让人在渭水上游修筑堤坝,把水拦住。章邯很快就发现了汉军的举动,他知道韩信想水淹废丘,可他没办法——汉军在堤坝周围派了重兵守卫,秦军根本冲不上去。章邯只能下令:“在城里挖排水沟,把水引出去!”可城里的排水沟哪能抵挡住渭水的洪水?
公元前205年春,韩信下令:“挖开堤坝!”随着一声令下,渭水的洪水如巨龙般冲向废丘城,城墙很快就被洪水冲垮,洪水涌入城中,房屋倒塌,百姓哭号。章邯站在城楼上,看着城里的惨状,心里充满了愧疚——他为了守住废丘,却害了城里的百姓。
汉军趁机攻入废丘城,赵敢领着最后几百名秦军士兵抵抗,最终寡不敌众,战死沙场。章邯知道,大势已去。他回到雍王府,换上了当年的秦军甲胄,拿起那柄陪伴他多年的青铜剑——这柄剑,曾斩杀过无数义军,也曾见证过他的荣耀与耻辱。
他的妻子抱着儿子,哭着劝他:“将军,咱们投降吧,留着性命,才能照顾孩子啊!”章邯看着妻子和儿子,眼里含着泪水:“我不能投降。我害死了二十万弟兄,又害了废丘的百姓,只有一死,才能谢罪啊!”说罢,章邯推开妻子,走到堂前,对着咸阳的方向跪下,磕了三个头——那里,曾是大秦的都城,曾是他誓死守护的地方。然后,他拔出青铜剑,横在脖子上,长叹一声:“大秦亡了,我章邯,也该去了!”
随着一声脆响,鲜血溅在地上,章邯的身体缓缓倒下。那柄青铜剑掉在地上,剑身上的“邯”字,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将军的悲剧。
刘邦进入废丘后,听说章邯自刎了,心里也有些感慨:“章邯是个忠臣,只可惜生错了时代。”他下令,把章邯的尸体好好安葬,也算给这位大秦最后的名将,留了一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