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来俊臣(2 / 2)

后,立刻入宫面见武则天,呈上冤状。

武则天得知后,亲自召来俊臣询问。来俊臣谎称:“狄仁杰认罪后,我并未对他用刑,怎么会有冤情?”为了自证清白,他还伪造了一份狄仁杰的“谢死表”,呈给武则天。武则天半信半疑,亲自前往推事院提审狄仁杰。见到狄仁杰后,武则天问道:“你既已认罪,为何又让人呈递冤状?”狄仁杰答道:“臣若不认罪,早已死于酷刑之下,何来机会向陛下辩白?”武则天又看了看那份“谢死表”,发现字迹与狄仁杰平日的笔迹不符,才知是来俊臣伪造。最终,狄仁杰等六位大臣被赦免。

来俊臣的权力在延载元年(694年)达到顶峰。这一年,他诬告宰相李昭德“谋反”。李昭德向来刚正不阿,曾多次在朝堂上弹劾来俊臣,两人积怨已久。来俊臣编造“李昭德欲扶持李唐宗室复位,谋害陛下”的罪状。武则天本就对李昭德的直言敢谏有所不满,再加上来俊臣的添油加醋,竟下令将李昭德处死。李昭德临刑前,长安百姓纷纷涌上街头,为他送行,许多人痛哭流涕,骂来俊臣是“国之妖孽”。可来俊臣对此毫不在意,反而因扳倒李昭德,被武则天晋升为左台御史中丞。

此后,来俊臣的胃口越来越大。他不仅诬告大臣,还将目光投向了李唐宗室。皇嗣李旦(即后来的唐睿宗)的妃子刘氏、窦氏,都因被来俊臣诬告“使用巫蛊之术诅咒陛下”而被秘密处死,李旦自身也多次遭到来俊臣的构陷,险些被废黜皇嗣之位。除此之外,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等数十位李唐宗室,也都被来俊臣罗织罪名,最终满门抄斩。据《新唐书》记载,仅在来俊臣掌权的数年里,因他诬告而被灭族的官员百姓,就多达数千家,长安城内人人自危,即便好友相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被来俊臣的人听到,扣上“谋反”的罪名。

权力的膨胀,让来俊臣变得愈发狂妄。神功元年(697年),来俊臣竟暗中策划,诬告武氏诸王(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和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女儿)“谋反”。

为了实施这个计划,来俊臣暗中联络了一些心腹,让他们编造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私通外敌、意图篡位”的罪状。可他没想到,他的一个心腹因害怕事情败露后被灭族,竟提前将计划告知了武承嗣。武承嗣得知后大怒,立刻联合武三思、太平公主等人,一同入宫面见武则天,告发来俊臣“意图谋反,欲诛杀宗室及公主”。

武则天起初并不愿处置来俊臣——毕竟来俊臣为她清除了许多异己,是她巩固政权的“工具”。可武承嗣等人却跪在地上,哭着说:“来俊臣狼子野心,今日敢诬告我们,明日便敢对陛下不利!若不除他,恐生大患!”此时,宰相吉顼也趁机进言:“来俊臣掌权以来,滥杀无辜,天下人早已对他恨之入骨。若陛下再包庇他,恐会失去民心,动摇社稷根基。”

武则天沉默良久,最终意识到,来俊臣已犯众怒,站在了武氏宗族和太平公主的对立面——这些人是她政权的核心支柱,她不能为了一个酷吏,而失去这些人的支持。于是,武则天下令将来俊臣逮捕入狱,交由刑部审讯。

最终,刑部判定来俊臣“谋反罪成立”,请求武则天将其处死。武则天犹豫了三日,最终还是下了一道敕令:“来俊臣滥杀无辜,罪大恶极,着即处斩,家产抄没,家人流放岭南。”

神功元年六月初三,来俊臣被押赴长安西市斩首。消息传出后,长安百姓纷纷涌上街头,争相前往西市观看。当来俊臣的头颅落地时,百姓们欢呼雀跃,甚至有人冲上前去,割下他的肉生吃,以泄心头之恨。《资治通鉴》记载,来俊臣死后,“士民莫不称庆,脔其肉,斯须而尽,仇家争食其心肝”。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古人看我玩原神 农民将军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