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道谢。等他吃完,西王母又给他讲解修仙的道理,叮嘱他“修仙最重要的是修养心性,而不是追求仙药、建造宫观”,之后就乘着紫色云霞化成的车子离开了。
这件事传开后,西王母“瑶池金母”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道教典籍中,她被描述为“大地的精气所化,能孕育世间万物”的女神,不仅掌管女仙的名册,还能赐福、赦免罪过、解除危难,是三界女性神仙中地位最高的。民间百姓更是把她当成“送子娘娘”“福禄女神”,凡是求子、求福气、求平安的人,都会供奉西王母的画像,烧香祈祷。
蟠桃会上的热闹景象,更是被传为仙界的美谈。每逢三月初三,各路神仙都会前往瑶池:太上老君骑着青牛,手持拂尘;东华帝君乘着白鹤,手里拿着玉如意;八仙则驾着各自的法宝,说说笑笑地赶来。西王母坐在金母殿的主位上,等神仙们到齐后,就让侍女端上蟠桃和玉液琼浆。众仙举起酒杯一起庆祝,有的谈论道法,有的吟诵诗句,有的欣赏瑶池的仙乐和舞姬,一派祥和的景象。
有一次,卷帘大将(后来的沙和尚)在蟠桃会上不小心打碎了琉璃盏,西王母虽然有些不高兴,却也没有施加重罪,只让玉帝把他贬到人间——这并不是她纵容犯错,而是她知道卷帘大将本性不坏,只是一时疏忽,如果严厉惩罚他,反而失去了神仙应有的宽容。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她作为女仙领袖的仁厚与智慧。
从《山海经》里“长着老虎牙齿、豹子尾巴”的凶神,到《穆天子传》中“在瑶池宴饮”的君主式神仙,再到道教里“瑶池金母”这样的女仙领袖,西王母的形象演变,就像一部浓缩的“人类对神仙的认知史”。
上古时期,人类面对危险的自然环境,需要一位能震慑凶煞灾祸、主持公正的神仙,于是西王母以凶神的样子出现;当人间秩序逐渐稳定,人类渴望和神仙沟通,建立人类与神仙和谐共处的关系,于是西王母有了和穆天子宴饮的温情;当人类开始追求长生和幸福,道教体系需要一位仁厚、慈祥的女性主神,于是西王母成为了掌管不死药、举办蟠桃会的瑶池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