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连人带马拽倒在地。其余唐将吓得纷纷后退,尉迟恭趁机杀出血路,突围而去。
此般“空手入白刃”的绝技,在冷兵器时代堪称奇迹。今人常疑其真实性,然从兵器原理与武术技巧观之,并非完全不可能。马槊虽长,攻击路线却相对单一,高手可通过预判对方动作,抓住槊杆薄弱处,再用巧劲卸力夺槊。尉迟恭出身铁匠世家,天生神力,又常年在战场摸爬滚打,练就这手绝活并不奇怪。
四、从敌将到忠臣:李世民的“槊下留人”
尉迟恭在介休城最终还是投降了唐朝。非因打不过,而是宋金刚逃跑时烧毁粮草,城中断粮多日,士兵饿得连刀都举不起。开城投降那日,尉迟恭卸下盔甲,露出一身健硕肌肉,上面布满新旧交错的伤疤。唐军将领大多主张杀他,毕竟他此前杀了太多唐军将士,然李世民却亲自上前,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他身上:“敬德将军,以前各为其主,何罪之有?从今往后,你我共图大业。”
这份胸襟让尉迟恭深受感动,而真正让他死心塌地的,是李世民对他的绝对信任。投降不久,唐军中有将领怀疑尉迟恭会叛逃,将他关押,甚至劝李世民杀他。李世民却亲自放了他,还赐他一箱子金银:“我不信谗言,你若要走,这箱金子就当路费。”尉迟恭跪地叩头,从此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
这份信任在玄武门之变中得回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于玄武门设伏,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率卫队杀来。李元吉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却因紧张三次未拉开弓。李世民反身一箭射死李建成,追李元吉时却坠马。李元吉见状扑上,夺过李世民的弓,欲用弓弦勒死他。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恭拍马赶到,大吼一声:“贼子休得放肆!”
李元吉知晓尉迟恭厉害,吓得转身就跑,却被尉迟恭一箭射死。随后,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来到玄武门城下,喝退前来支援的东宫卫队。《旧唐书》记载:“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陈说利害。”即尉迟恭穿着盔甲、手持长矛,直接冲到唐高祖李渊面前,逼他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此般“武装逼宫”的举动,换作他人早被砍头,可李渊看着尉迟恭手中染血的长矛,只能无奈道:“善!此吾之夙心也。”
五、槊影传奇:从战场到神坛的演变
尉迟恭的夺槊绝技,在正史与野史中不断被演绎。《隋唐演义》称他曾在战场连夺十八员大将的槊,吓得敌军望见他的旗号就望风而逃。民间传说更神,道他的铁槊是九天玄女所赐,能避刀枪,甚至能呼风唤雨。
这些传说虽夸张,尉迟恭的勇猛却有目共睹。李世民曾得意对人言:“吾执弓矢,敬德执槊,虽百万众若我何!”意即我拿弓箭,敬德拿槊,即便百万大军也奈何不了我们。这份自信,源于两人多年征战形成的默契——李世民远程射杀敌将,尉迟恭近身护卫夺槊,堪称最佳拍档。
更有趣的是,尉迟恭的夺槊绝技还衍生出“槊术对练”。据《通典》记载,唐代军中专门有“夺槊”训练,士兵手持无刃的木槊,练习躲避与抢夺技巧,而尉迟恭自然成了此训练的“总教官”。他还总结出一套口诀:“彼槊来如电,我避如脱兔,顺手牵羊势,夺槊反刺喉。”这套口诀后来被收录进《纪效新书》,成为古代武术的珍贵资料。
六、门神传说:槊影里的文化符号
尉迟恭的夺槊传奇,最终演变成文化符号——门神。传说李世民登基后,常被噩梦困扰,梦见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鬼魂前来索命,夜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尉迟恭和秦琼站在宫门外护卫,果然夜夜安枕。后来百姓效仿,将两人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尉迟恭和秦琼就成了民间的门神。
此传说在《西游记》中演绎更生动:泾河龙王因私改降雨时辰被魏征斩杀,鬼魂却来找李世民索命。李世民让尉迟恭和秦琼守门,龙王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