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9章 隋文帝杨坚死亡之谜

第9章 隋文帝杨坚死亡之谜(2 / 3)

人都在身边侍奉。清晨,宣华夫人出去更衣,被太子杨广逼迫,她奋力抗拒才得以脱身,回到隋文帝的病榻前。隋文帝奇怪她神色异常,询问原因。宣华夫人流泪说:‘太子对我无礼。’隋文帝愤怒地说:‘这畜生怎么配托付国家大事!独孤皇后害了我!’于是叫来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说:‘召见我的儿子!’柳述等人准备去叫太子杨广,隋文帝说:‘是杨勇。’柳述、元岩走出宫殿拟好诏书,拿给左仆射杨素看。杨素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子杨广,杨广派心腹张衡进入寝殿,随后命令宣华夫人及其他侍奉的宫女嫔妃,全部搬到别的房间。不久就听到隋文帝驾崩的消息,但没有立即公布丧事。”

这段记载没有直接说杨广弑父,却通过“太子逼奸宣华夫人”“杨坚欲召杨勇”“杨素报信太子”“张衡入寝殿”“俄闻上崩”等情节,将杨广与杨坚之死紧密关联。尤其是“张衡入寝殿”与“俄闻上崩”的时间衔接,暗示了张衡可能执行了弑父行动,张衡后来被杨广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赐死,临终前曾“大呼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意思是我为别人做了那样的事,怎么可能指望活得长久!,这番话不由让人浮想联翩。

北宋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对杨坚之死的记载进行了更加详细完整的记载,大致经过是:“隋文帝在仁寿宫病重,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入内殿侍奉,召皇太子杨广住进大宝殿。太子担心隋文帝发生不测,需要提前做好防备,亲手写信密封后派人询问杨素;杨素逐条列出应对事项回复太子。宫人不慎把回信送到了隋文帝的寝宫,隋文帝看后极为愤怒。天刚亮,陈夫人出去更衣,被太子逼迫,她抗拒后得以脱身,回到隋文帝身边。隋文帝奇怪她的神色,询问原因,陈夫人流泪说:‘太子无礼!’隋文帝更加愤怒,捶着床说:‘这畜生怎么配托付国家大事!独孤皇后害了我!’于是叫来柳述、元岩说:‘召见我的儿子!’柳述等人准备去叫太子,隋文帝说:‘是杨勇。’柳述、元岩走出宫殿拟写诏书。杨素得知后,立刻告诉太子杨广,杨广假传圣旨逮捕柳述、元岩,关进大理狱;又调东宫士兵驻守皇宫,宫门出入都由宇文述、郭衍指挥;命令亲信右庶子张衡进入寝殿侍奉隋文帝,把所有后宫人员都赶到别的房间;不久,隋文帝驾崩。因此朝廷内外对此各种各样的议论。”

相较于《隋书》,《资治通鉴》增加了三个关键细节:一是杨广与杨素的“密信往来”被杨坚发现,二是杨坚“抵床大怒”的激烈反应,三是杨广“矫诏控制宫廷”的具体行动。

根据《资治通鉴考异》的记载,司马光主要参考了两部文献:一是隋末唐初赵毅的《大业略记》,二是唐代马总的《通历》。《大业略记》记载:“高祖在仁寿宫,病甚,炀帝侍疾,而高祖美人陈氏、蔡氏皆有宠。炀帝乃召陈氏,陈氏素畏炀帝,不往。炀帝怒,令左右执陈氏,强之。陈氏不受,炀帝缢杀之,然后奏高祖。高祖闻之,怒,欲召勇,炀帝惧,乃密令张衡进毒药。高祖暴崩。”《通历》则记载:“上有疾,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召太子入卧内。太子既入,遣张衡入拉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

不过,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根本目的并非“还原史实”,而是“以史为鉴”。司马光希望通过杨广弑父的故事,警示后世君主“修身齐家”、太子“恪守孝道”,因此在叙事中强化了杨广的“奸恶”,使得故事更具道德教化意义。这种“教化优先”的编撰理念,导致《资治通鉴》中的“弑父”情节带有一定的文学演绎色彩,不能完全等同于史实。

唐代文人刘知几在《史通·疑古》中,对《隋书》中杨坚之死的记载提出质疑:“隋史所书,皆称炀弑。夫以万乘之主,死于一夫之手,其故何哉?盖由史官曲笔,以媚新朝。”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中国古代名人传 农民将军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古人看我玩原神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