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5章 设三院定八旗制

第5章 设三院定八旗制(1 / 2)

天命十一年(1626年),沈阳城,寒皇太极望着城楼下那些披甲带刃的八旗贝勒,忽然意识到此时的后金,像一匹套着旧鞍的烈马,既有踏破山河的力气,却缺一副能驾驭天下的缰绳

早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已将部众编为黄、白、红、蓝四旗,后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清史稿·兵志》记载:“每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也。”这种源于狩猎组织的编制,战时为兵,闲时为农,把分散的女真部凝聚在了一起。

皇太极接手时,八旗更像八个独立王国。《清实录》里写,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按月分值,国中一切机务,俱令值月贝勒掌理”(四大贝勒按月轮流执政,国家所有重要事务,都由当月值班的贝勒负责处理)。皇太极坐在汗位上,旁边还得给三位兄长设座,议事时甚至要起身行礼。

要把八旗变成真正的国家机器,就得削掉贝勒们的权。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先拿镶蓝旗旗主阿敏开刀。这位贝勒在永平之战中屠城掠财,还弃城而逃,被皇太极抓住把柄,以“心怀异志”为由将他圈禁终身。《啸亭杂录》里记了个细节:阿敏被关在高墙内,还养了一群鸭子,每日听鸭叫解闷,直到十年后病死——这既是对跋扈者的惩戒,也是给其他旗主的警告。

接着,皇太极又将正黄旗、镶黄旗收归自己直辖,开创了“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由皇帝亲掌的制度。那些原本归贝勒私有的牛录,被重新整编,旗人对旗主的依附,逐渐转向对汗廷的效忠。有个叫库尔缠的镶白旗人,原本是贝勒多尔衮的属人,却敢在朝堂上顶撞多尔衮,只因他喊出一句:“吾事汗犹事尔也!”(我侍奉大汗就像侍奉你一样!)这话放在以前要掉脑袋,此时却让皇太极龙颜大悦。

天聪十年(1636年)三月,沈阳城里忽然多了三个新衙门,门口挂着“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的牌子。这便是皇太极效仿明朝内阁设立的“三院”,《清史稿·职官志》说它们“掌记注、出纳、文翰之事”(负责记录历史、收发奏章、草拟文书等事务)。

在此之前,后金的文书往来全靠蒙古文和满文,连给明朝写国书都得找汉人秀才代笔。有次袁崇焕给努尔哈赤写回信,故意用汉文夹杂俚语,气得努尔哈赤摔了信:“这南蛮子是在骂我不懂文墨!”皇太极深知,要成大业,不能光靠刀枪,还要熟悉汉族文化。他重用范文程、宁完我等汉人谋士,让他们在三院里翻译儒家经典,给贝勒们讲《论语》,《孟子》。

内国史院的大学士刚林,原是个只会打猎的女真汉子,被皇太极逼着学汉字。有天他给皇太极讲《资治通鉴》,讲到唐太宗纳谏,忽然拍着大腿说:“汗王您设三院,不就像唐太宗设谏官吗?以后谁再敢像阿敏那样胡闹,咱就把他写进史书里,让他祖宗都蒙羞!”皇太极听了大笑,当即赏了他一件蟒纹袍。

以前贝勒们议事,拍板全凭口头约定,现在得由秘书院写成文书,盖上“天聪汗之印”才算数。有次正红旗旗主代善想把自己的牧场换给儿子,文书递到内秘书院,被范文程打了回来:“旗地乃国家根本,岂能私相授受?”代善气得要拔剑,却被皇太极按住:“范先生说的是,以后这事得经三院议过才行。”

内弘文院则像所皇家学校,不仅教皇子读书,还负责给旗人子弟开蒙。有个叫索尼的侍卫,在弘文院听了《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回去就把自己抢占的汉人田产还给了原主。这些细微的变化,像春雨润田般改变着后金——那个靠抢掠为生的部落联盟,正慢慢学会用制度治理天下。

三院里的汉人谋士的仕途也不是一帆风顺。宁完我曾因赌博被革职,后来皇太极又把他召回,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农民将军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古人看我玩原神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