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隋宫二圣(3 / 5)

/p>

经此一事,杨坚彻底明白,唯有夺取政权,才能保全自己与家人。他开始暗中积蓄力量,一方面拉拢朝中大臣,如高颎、李德林等,为自己培养心腹;另一方面,利用宇文赟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机会,逐渐掌握朝中兵权。伽罗则继续为他出谋划策,她建议杨坚将次子杨广外放为扬州总管,既避开宇文赟的视线,又能在南方建立据点;同时,她还派人联络北周宗室中的不满者,为日后夺权埋下伏笔。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宇文赟病逝,年仅七岁的太子宇文阐即位,是为北周静帝。杨坚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入宫,总揽朝政,此时的他,已掌控了北周的军政大权。但朝中仍有反对势力——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等举兵谋反,号称“勤王”,兵力达数十万。

面对叛乱,杨坚一度犹豫是否要退让,伽罗却再次坚定了他的决心:“夫君,如今你已是辅政大臣,若退让,不仅会失去权力,还会被叛军诛杀。不如派遣得力将领,迅速平定叛乱,以震慑朝野。”杨坚听从伽罗的建议,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军讨伐尉迟迥。伽罗还亲自写信给韦孝宽,勉励他“为国尽忠,早日平定叛乱”,并承诺“若大功告成,必重赏其家族”。韦孝宽深受鼓舞,率军奋勇作战,仅用两个月便平定了叛乱。

叛乱平定后,杨坚的威望达到顶峰,朝中已无人能与之抗衡。公元581年正月,杨坚在伽罗及心腹大臣的劝说下,接受北周静帝的“禅让”,登基称帝,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史称隋文帝。登基当日,杨坚亲自为伽罗戴上皇后的凤冠,对她说道:“伽罗,今日我能登基,全靠你的辅佐。往后,我为帝,你为后,我们共掌天下,绝不辜负当年的誓言。”伽罗含泪点头,眼中满是欣慰——四十五年的相伴,从少年夫妻到开国帝后,他们终于实现了当年的约定。

隋朝建立后,杨坚立伽罗为皇后,且始终恪守“无异生之子”的誓言——他不仅没有册立任何妃嫔,还将后宫事务全部交由伽罗打理,宫中之人皆称“皇后与帝同体,不可轻慢”。伽罗也没有恃宠而骄,而是以皇后的身份,辅佐杨坚治理国家,两人“同辇上朝,共商国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帝后共治”的典范,时人称之为“二圣”。

伽罗的政治才能,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她深知“民为邦本”,多次劝谏杨坚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开皇初年,隋朝刚刚统一北方,百姓因常年战乱而流离失所,伽罗便对杨坚说:“如今天下初定,百姓最需要稳定的生活。陛下应下令减免赋税,鼓励农耕,让百姓有田可种、有饭可吃,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杨坚听从伽罗的建议,颁布“均田令”,将无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并减免租调,使得隋朝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在节俭方面,伽罗更是以身作则。她的服饰多为素色绸缎,从不佩戴金玉首饰;宫中的膳食也极为简单,每日仅四菜一汤,禁止铺张浪费。在伽罗的影响下,隋朝初年形成了“朝野上下,崇尚节俭”的风气,为“开皇之治”奠定了基础。

伽罗还十分重视官员的选拔与考核。她深知“吏治清明,则天下太平”,便建议杨坚改革选官制度,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的雏形——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打破士族对官职的垄断。杨坚采纳了伽罗的建议,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下令“诸州岁贡三人”,让各州推举有才能的人参加考试,合格者授予官职。这一制度的推行,为隋朝选拔了大量寒门人才,如高颎、苏威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隋朝的栋梁之臣。

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伽罗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突厥可汗遣使求婚,希望娶杨坚的女儿为妻。朝中大臣多反对,认为“突厥野蛮,不可与之联姻”,伽罗却对杨坚说:“突厥实力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农民将军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一梦维艰 古人看我玩原神 如何拯救德意志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