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好一会,将信件的全部内容看完之后,他松了口气,道“伙计们,元首愿意帮忙,但有条件!”
“什么条件?看看信!”
瑞欧将信递出去,合伙人们凑在一块开始仔细看,等众人将信看完后,思索着陷入沉默。
“能行吗?”铁路承包商开口问道。
“把吗去掉,你什么时候见过元首有没办成的事?”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路线,而且很近,但这对我们来说会不会太危险了呢?”
合伙人们七嘴八舌开始讨论,有些犹豫不决。
信件上的内容很简单,首先,斯文·海因里希肯定了他们的冒险精神,对于他们寻找黑色农具的事情也持支持态度。
可是,斯文·海因里希希望他们将视线放在加勒比海湾,不要将视线放到非洲大陆上去。
1833年,基于废奴运动、宗教、人道主义和新的经济思想,英国通过了《解除奴隶制法案》。除英国外,瑞典在1847年废除奴隶制,法国、丹麦-挪威于1848年废除奴隶制度。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在1856年这个时间点上都没有废除奴隶制度。
怪就怪在,英国自己废奴之后,还强迫其他国家废奴,顶着海上霸主的身份在大西洋上检查商船,防止其他人走私黑人,给出理由是经济和社会重建的需要。
斯文·海因里希曾翻阅过这份报纸,英国议会给出的理由是:工业革命需要的是自由的、可以流动的雇佣工人,为发展工业革命,应该纳入新的活力,让新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蓬勃发展。
所以,在英国人看来,黑人=新的活力。可是英国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政府不去解决,反而让原本的黑奴成为自由人,跟原本的英国白人竞争工作。
引进高质量人才了属于是。
大英帝国的坏总是令人耳目一新,所谓的圣母心散播在了整个大西洋上,开始强制性的登船检查,解放黑人。
这里的解放,不是正面意思上的解放方。
英国反奴隶贸易巡洋舰队驰骋在加勒比海上行驶着海洋警察的权力,他们拦截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美国的船只,只要发现是奴隶船,就会用武力镇压船员,解放黑人。
黑人不会被返回非洲,理由是找不到这群黑人原本的居所。
拿着这个借口,英国反奴隶贸易巡洋舰队将黑人妇女、儿童安排到加勒比海域的牙买加、特立尼达、英属圭亚那等国家当作学徒。
学徒期5-14年,在这些年里,黑人儿童和妇女要为当地的殖民者或早期欧洲定居者做工。他们本质上是自由的,但真正意义上是否自由,由殖民者说了算。
这跟加利福尼亚的废除奴隶法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声明废除奴隶,但背地里,该压榨压榨。
而那些健壮的黑人,则被作为‘自由劳工’在种植园工作,虽然名义上他们不是奴隶,但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非常艰苦。
只有少部分黑人会被送到英国,充当高质量人才。他们会获得教育和工作,表现良好的会成为传教士和教师,学成后被送回非洲传教。
大英在不当人这方面的确有些太不当人了。打着废奴的旗帜检查船只,抢走奴隶贩子用武器和朗姆酒从非洲酋长手中换来的奴隶,以解放的名义将他们安排到英国控制的国家,让他们以自由的身份为种植园工作。
好名声、利益全让英国占下了,恶名声、亏损全让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和美国的奴隶贩子领走了。
但没办法,在所有人的认知里,英国就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
而现在,斯文·海因里希支持瑞欧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