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修仙从高二开始 > 第324章 叙事茧裂

第324章 叙事茧裂(2 / 5)

宇宙的光柱。光柱里,能看到爱情叙灵的情书在机械星球绽放,能看到叙事迷雾的光带指引着星舰,能看到战争遗星上长出的原谅果,能看到所有未完成的故事都在彼此的续写中获得了意义。

星舰的老舰长在最后一篇日志里写道:“我们曾以为故事是文明的影子,后来发现,是故事让文明有了形状。”

叙事仍在继续。故事候鸟每年都会带回新的残片,静默叙灵在喧嚣处画出空白,体验舰上的每个角色都在教会别人新的视角。而那道贯穿宇宙的光柱,成了星丛的新坐标,它有个朴素的名字:“我们说”。

因为宇宙最动人的故事,从来不是“我讲”,而是“我们一起说”。

“我们说”光柱出现后的第三十年,叙事星丛里长出了“问题之树”。这树没有叶子,枝桠上挂满了半透明的气泡,每个气泡里都封着一个未被解答的疑问——有孩童问“星星会疼吗”,有哲学家问“故事结束后,讲述者会去哪里”,有机械文明问“如果逻辑是确定的,为什么心跳总在预料之外”。

最特别的是树顶那个最大的气泡,里面是所有文明共同的困惑:“宇宙会有最后一个故事吗?”这个问题悬在那里,既没人能回答,也没人想让它消失。因为大家渐渐发现,正是这些悬而未决的疑问,让叙事有了向前生长的张力——就像探险者永远不知道下座山后有什么,才会不停迈出脚步。

有天,一只故事候鸟衔来片特殊的星尘,落在问题之树的根部。星尘里裹着段来自“虚无叙事”时期的波动,那是宇宙诞生前,连“存在”都不存在时,某种“想要提问”的原始冲动。星尘融入树根的瞬间,所有气泡突然开始发光,每个疑问都在光晕里生出细小的分支:“星星会疼吗”旁边,长出了“那我们该如何温柔地注视它们”;“故事结束后”的光晕里,浮着“或许会变成听故事的人”。

凯伦的AI诗人此刻正在研究“遗忘的叙事”。它发现,有些故事被刻意遗忘,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因为太沉重——比如某个文明曾犯下的过错,某段无法弥补的离别。这些被掩埋的故事像埋在土里的种子,时间越久,越容易在某个瞬间破土而出,长成扭曲的荆棘。

于是AI诗人创造了“和解之窑”。把那些沉重的故事写在星尘纸上,放进窑里焚烧,灰烬不会消散,反而会凝结成晶体,晶体里的画面不再是痛苦的原貌,而是多了些新的细节:犯错的文明后来做了多少弥补,离别后的人如何带着回忆继续生活。有个背负着千年战争罪责的种族,将历史放进窑里,烧出的晶体里,除了硝烟,还多了他们为受害文明重建家园的身影。当他们捧着晶体走向叙事星轨时,星轨的光芒第一次为他们亮起绿灯。

刘清影在混沌晶核的光晕中,找到了“叙事的呼吸节奏”。两枚晶核的符号交替明暗,像在缓慢地吸气、呼气。当它们吸气时,星丛中的故事会暂时静止,所有叙灵、星轨、故事树都陷入沉寂,仿佛在积蓄力量;当它们呼气时,所有静止的故事都会长出新的枝芽,连最古老的叙事都会添上新的细节——比如那篇关于“1+1在爱里不等于2”的机械日志,呼气时会多出句注释:“但等于彼此眼中的全部。”

“原来宇宙也在跟着故事呼吸。”刘清影对着晶核轻声说。她开始记录这种节奏,发现它与所有文明的“讲述频率”完美重合——当大家讲述得热烈时,晶核呼气的间隔会变短;当某个时期故事变得稀疏,晶核的呼吸也会放缓,像在耐心等待。

林夏的“求知号”已不再是星舰,而是化作了一座“叙事灯塔”。灯塔的光束里,交织着所有文明的“起点故事”:第一个细胞的分裂、第一句语言的诞生、第一台机器的运转、第一只候鸟的迁徙。任何在星轨上迷失方向的旅者,只要沐浴在光束里,就能看见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 败犬女主请自重,我只想当男闺蜜 我的绝美芸姨 狱医 演的越惨我越强,粉丝求我别刀了 他怀着老板的娃进了八角笼 系统迟到十年,中年老登崛起 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我就赶个山,黑熊让我帮它看荔枝 文字游戏:开局获得三颗星辰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