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后需以阴力震断细脉,逼出涩液,再入炉。火候?你以为炼丹是烧火做饭?神识感知药性变化,比盯着火苗重要。”
他话说得平淡,甚至有些粗鄙,但落在宁寒耳中,却如醍醐灌顶。他最近在藏书阁阅读了大量丹药典籍,理论知识积累颇丰,正苦于无人指点细节。木老这随口一句,直指关窍,比他翻阅十本丹书还有用。
“原来如此……多谢爷爷指点。”宁寒真心实意地道谢。
木老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饭后,宁寒帮忙收拾完碗筷,并未立刻离去。他在院中寻了块空地,取出几面粗糙炼制的小阵旗,开始布置。灵力微吐,阵旗按照特定方位落下,一层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雾气开始在场中弥漫。
“咦?小白,你这弄的是啥?咋忽然起雾了?”张妈好奇地问道。
“一个小迷踪阵,”宁寒解释道,“刚学会不久,练练手。进去容易绕晕。”
李婶和王嫂也围过来看热闹,试着走进雾气范围,果然没几步就开始原地打转,引得院中笑声不断。
木老坐在原地,看着宁寒布阵时那娴熟的手法和对灵力精细的掌控,昏黄的眼珠里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这小迷踪阵虽是最基础的阵法,但宁寒布置得圆融自如,毫无滞涩,显然已深得其中三昧,这绝不是一个接触阵法才月余的普通弟子能做到的。更何况,他隐隐感觉到,这阵法之中,似乎还融入了一丝极淡的、连他都有些捉摸不透的意蕴。
“阵法根基尚可,”木老最终只是淡淡评价了一句,“莫要贪多嚼不烂。”
“是,孙儿明白。”宁寒恭敬应下,挥手撤去阵法。他心中清楚,自己在炼丹和阵法上的“天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世灵魂的底蕴和那本神秘古书带来的、对能量和规则异于常人的感知力。炼器之所以没有实践,一是缺少材料和地火,二也是刻意控制,避免表现得太过于“全能”而引人怀疑。
至于修为,他如今“展现”出的炼体六重,在同期弟子中已算佼佼者,足以引起一些关注,但又不会太过惊世骇俗。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敛息术松开的程度,让修为的提升看起来“合理”。宗门发放的内门弟子份例,提供了充足的资源,这为他快速恢复实力提供了完美的掩护。
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
……
然而,在玄雾宗深处,云隐殿内。
一面巨大的水镜悬浮在半空,镜中清晰地映出杂役小院中的景象——宁寒布阵、与婶子们谈笑、向木老请教……甚至连他体内灵力流转的微弱波动,都在水镜中显现出淡淡的轮廓。
“炼体六重……啧啧,这小子,装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太上长老李穆然捋着长须,语气带着几分戏谑,“他以为他那点粗浅的敛息术,能瞒过我等?”
宗主萧天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