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十五,清晨。
雾气还未散尽,津门漕运码头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河风带着湿冷的水汽,吹在脸上沁凉刺骨。
韩澈一夜未眠,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却依旧眼神清亮,正站在昨晚激战的空地上,看着衙役们清理现场。
王承嗣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块玉佩,脸色凝重:“韩公子,你看这个。”
韩澈接过玉佩,只见玉佩质地粗糙,上面刻着一个“温”字,边缘还沾着些许泥土。
“这是从哪个俘虏身上搜出来的?”
“是从那个被你踹倒的黑影身上搜的。”王承嗣说道,“我已经让人去查,码头一带姓温的,且能和严鹤扯上关系的,没几个。”
韩澈摩挲着玉佩上的刻字,心里琢磨着。
昨晚虽然让冯彪跑了,但抓到了五个小喽啰,只要审出点东西,总能找到突破口。
作为穿越者,他深知“分化瓦解”的审问技巧,这些小喽啰大多是被利益驱使,未必对严鹤忠心耿耿,只要抓住他们的软肋,不愁问不出真相。
“把俘虏都带到码头的空仓库里,分开审问。”
韩澈说道,“不要用刑,先问问他们的家人近况,再提玉佩的事。”
王承嗣有些不解:“不用刑?他们要是嘴硬怎么办?”
“这些人都是混码头的,见惯了风浪,用刑只会让他们更抵触。”
韩澈解释道,“他们出来做事,无非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们提他们的家人,就是让他们知道,只要老实交代,我们可以保他们家人安全。反之,要是顽抗到底,严鹤未必会保他们,他们的家人也会受牵连。”
王承嗣恍然大悟:“还是韩公子想得周全!我这就去安排。”
仓库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霉味。
五个俘虏被分别绑在不同的柱子上,脸上满是惊恐和不安。
韩澈没有亲自审问,而是让周明和两名精明的衙役负责,自己则在仓库外等候,时不时听着里面的动静。
半个时辰后,周明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喜色:“公子,有眉目了!其中一个叫陈二的,已经招了。”
韩澈精神一振:“快说说,他招了什么?”
“陈二说,这块玉佩是他们头儿的,姓温,叫温彦博。”
周明说道,“温彦博是漕运把头秦仲礼的小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