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渔民们凑过来看图纸,虽然大多不识字,但看着画的图形,也能明白个大概。
周明皱着眉:“这防浪板会不会让船变重,划不动啊?”
“不会,”韩澈笑着解释,“我算过了,木板不用太厚,也就两指宽,钉在船舷下方,反而能帮船稳住,划起来更省力。不信咱们找艘旧船试试,就用你家那艘快坏了的船,改坏了也不心疼。”
陈三郎家正好有一艘快报废的旧船,平时只用来看仓库。
众人跟着他去把旧船推到岸边浅水里,韩澈指挥着渔民找来了几块旧木板、几根粗木柱、一把锤子和钉子——这些都是渔民家里现成的,不用额外花钱。
韩澈亲自示范,先量好尺寸,把旧木板锯成窄条,斜着钉在船舷两侧;再把粗木柱削尖底部,牢牢钉在船舷两边;最后在船尾用几块短木板钉了个小柜子。
前后也就一个时辰,改良就完成了。
“这就改好了?”一个老渔民张老栓凑过来,伸手推了推船身,惊讶地说,“哎,还真比以前稳了!刚才我推一下,船晃得没那么厉害了。”
年轻渔民们也好奇地围上来,有的试着往固定桩上绑渔网,有的打开储物舱的盖子看了看。
周明绑好渔网,试着拉了拉:“真不滑了!以前得两个人按住,现在一个人就行,省老劲了!”
韩澈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心里也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渔民不接受新设计,现在看来,效果比预想的好。
“大家看,这三个小设计,花不了多少钱,用的都是旧料,你们自己在家就能改。等改好了,咱们明天去远海试试,保证渔获比以前多。”
“好!我今天就回家改船!”一个年轻渔民率先表态,其他渔民也纷纷响应,陈三郎拍了拍韩澈的肩膀:“韩公子,你这脑子真是跟别人不一样!要是真能多捕鱼,咱们的咸鱼干就不愁原料了,以后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韩澈笑着点头,心里却没完全放松——他知道,改良渔船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收鱼、做咸鱼干、找销路等一堆事要做。
而且柳存义那边还没动静,他总觉得对方不会这么轻易放弃。
“哥,你们改船呢?”韩婉儿提着一个布包跑过来,里面装着赵氏做的粗粮饼和水,“娘让我给你们送早饭,还说让你们别太累,改船慢慢来,别着急。”
韩澈接过布包,递给陈三郎他们:“大家先吃点东西,吃完再接着琢磨怎么改——咱们先改三艘船,明天先去远海试一次,看看效果。”
渔民们接过饼,一边吃一边讨论改船的细节,渔港边热闹起来。
韩澈坐在船板上,咬着粗粮饼,看着眼前忙碌的渔民,心里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