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凑了点东西,不多,但都是心意!”
唐启看着担子里那些用粗布包得严严实实的粮食,还有几个小布包里显然是各家各户凑出来的铜钱,喉咙突然哽住了。
这些山里的百姓自己也不富裕,却愿意跋山涉水来帮助素不相识的灾民。
"
老伯,这这怎么好意思"
唐启的声音有些抖。
老人摆摆手,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黄牙:“莫说这些!
都是不远处一个地方的乡亲,他们遭了灾,我们怎能袖手旁观?”
夜幕降临,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点起了篝火。
唐启坐在火堆旁,借着火光翻阅各地送来的灾情报告。
数字触目惊心:死亡两万七百余人,失踪八千多人,房屋损毁八万余间他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
总督,喝口热汤吧。
"
小王端来一碗飘着几片菜叶的稀粥。
唐启接过碗,突然问道:“小王,你说我是不是太无能了?要是我早点修好水利工程,要是我多储备些救灾物资”
"
您别这么说!
"
小王急得直搓手,“这雨百年不遇,谁能想到会下这么大这么久?再说您已经把军售和青霉素的钱全拿来救灾了,连洋人的设备款都”
"
可还是不够啊"
唐启仰头喝下那碗几乎没有米粒的稀粥,喉结上下滚动,“明天我亲自去昆明一趟,得想办法再筹些钱。”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一阵喧哗。
唐启走出去,看见一群士兵和村民围在一起,中间是个浑身是血的年轻人。
"
怎么回事?"
唐启挤进人群。
"
报告总督,这是从昆明来的通讯员,他说他说"
士兵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通讯员挣扎着从怀里掏出一封被血浸透的信:“总督螳螂川大洪水,安宁安宁也遭灾了暴雨冲垮了城墙死了好多人”
唐启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他扶住身边的木桩才没有倒下。
安宁,那可是西南的军工中心,是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根据地。
现在连安宁也
"
传我命令!
"
唐启突然挺直了腰杆,声音恢复了往日的坚定,“工程队分出一半人手立即赶往安宁!
医疗队也是!
另外,派人去重庆、贵阳,柳州、桂林求援,第三军、第九军、第七军立刻开赴滇省救灾!”
人群中有啜泣声传来,但很快被唐启铿锵有力的声音盖过:“乡亲们!
西南军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们就战斗到底!”
雨,不知何时停了。
夜空中,几颗星星怯生生地探出头来,像是在见证这场人与自然的殊死搏斗。
唐启站在高处,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篝火,那里有他的士兵,有他的百姓,有他誓死守护的一切。
"
总督,您看!
"
小李突然指着东方惊呼。
唐启转头望去,只见天际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西南这块地方,天灾是永远的敌人,大象、猴子破坏庄稼、雨水破坏道路,有一个博主,挖机小何,他一边旅游,一边清理道路,参与贵州大方救灾。
西南,随便雨大一点,整个村子,整个城镇被泥石流推平,破坏。
但西南这块土地,最不缺的就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贵州村在洪水过后七八天就继续办起来。
没有天价耳环,我们甚至不知道当年汶川的灾民大多数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