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
唐启坦然入座,目光扫过在座每一张面孔:“因为联合之事,关系西南数千万百姓的未来。
若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冒,唐某有何颜面谈革命?”
张彪冷哼一声:“漂亮话谁都会说。
滇军入川,与清军何异?”
室内气氛骤然紧张。
唐启却不急不恼,从怀中取出那个木匣,轻轻放在桌上。
"
在谈正事前,我想先送诸位一份见面礼。
"
他打开木匣,里面整齐排列着十支小巧的玻璃瓶,“这是滇省制药厂最新生产的青霉素,可治枪伤感染,疗效是传统药物的十倍。”
罗纶推了推眼镜,好奇地凑近:“这就是西洋人说的’神药’?听闻价比黄金…”
"
在滇省,它将免费提供给所有伤员。
"
唐启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革命不是为了换一批人骑在百姓头上,而是要让所有人活得更有尊严。”
蒲殿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示意侍从取来一支样品细细端详。
唐启继续道:"
我知道诸位最大的顾虑,是怕滇省借联合之名行吞并之实。
"
他站起身,从赵明远手中接过一个长条形的木箱,“请看这个。”
木箱打开,一支造型奇特的步枪静静躺在绒布上。
不同于清军老旧的单步枪,这支枪有着流畅的线条和独特的弹仓设计。
"
滇一式步枪,使用八弹夹,射是普通步枪的五倍。
"
唐启熟练地装填弹药,“滇省兵工厂已能量产,每月可装备一个团。”
张彪的眼睛瞪得溜圆,作为军人,他太明白这种武器的价值了。
"
这样的武器…"
他的声音有些颤,“滇省愿意提供给川军?”
"
不是提供,是共同生产。
"
唐启纠正道,“若联合成功,我们将在重庆建立分厂,由川滇共同管理。”
室内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唐启知道,他已经抓住了这些务实革命者的注意力。
"
诸位,"
他提高声音,“我知道你们起义的初衷——保路权,争民权。
但恕我直言,推翻清廷只是第一步。
保皇派因为妖后失败,革新派虽有崛起之势,但最终也会因为资本利益而失败。
国家唯有依靠千千万的农民和工人,才是真正的革命道路。”
罗纶皱眉:“唐总督此言差矣。
西方列强皆行君主立宪或共和制,何以言其失败?”
唐启不慌不忙,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叠文件:“这是滇省两个月来的变化,请诸位过目。”
文件在众人手中传递。
上面详细记录了滇省的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建立农业合作社;新建的纺织厂、机械厂为工人提供优厚待遇;全省普及四年义务教育;六十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生活补助…
"
这…这些都是真的?"
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志会成员声音颤抖,“农民真的能分到土地?”
"
千真万确。
麦子熟了千万次,人民万岁第一次。
我们不仅限于推翻封建制度,还要着手对抗帝国主义对龙国的瓜分。
唯有强军富民,才是唯一道路。
"
唐启指向文件上的数据,“滇省已有七十万农民获得土地,农税不过收成的两成。
化肥厂投产后,粮食产量增加了四成。”
蒲殿俊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