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星”能量炸弹(穿透护盾后引爆) “熔岩”钻地炸弹(打击地下设施)
战术定位:对地轰炸、对舰饱和打击、要塞破坏
数量配置:约占总舰载机数量的 15%
2. “蜂刃”级 对舰能量炮艇
机体长度:300米
外形特征:臃肿机身,前部搭载一门巨型单联装能量炮,炮管口径 40米,炮身布满能量导管与散热鳍片。
主武器: “赤焰焚天”级 重型粒子光束炮 单发威力约为虎彻主炮的 70% 射程极远,但充能时间长,持续输出能力弱 适合在敌方护盾被压制后进行精准狙杀
副武器:轻型脉冲激光阵列(自卫)
战术定位:远程狙击主力舰、定点清除高价值目标
数量配置:约占总舰载机数量的 10%
3. “蝉戟”级 高速侦察/电子战机
机体长度:150米
外形特征:纤细机身,三角翼结构,涂装为暗青色,表面覆盖信号吸收涂层。
主要功能: 广域光学/能量感应侦察 信号拦截与破译 释放“幻影”信号干扰波(模拟虚假目标)
特殊能力: “幽影潜行”模式:短时间内近乎完全隐身
战术定位:侦察、电子欺骗、战场信息支持
数量配置:约占总舰载机数量的 15%
4. “飞蝗”级 高速战斗/拦截机
机体长度:80米
外形特征:流线型机身,四组矢量推进器,机翼尖锐如刀,涂装银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