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相反他太爱了,而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他曾经和妻子有约定,说谁先离开,另一个都不要哭。
那男的,在妻子葬礼之后,殉情了!欸,以前我是真的觉得,这个世界上,没什么真正的爱情了,可是那次的事情之后,我觉得,凡事都不要太想当然了。
你说在那之前,谁能猜到会是那样的的结果
前面办了人家媳妇的葬礼,还客串了一把家属,结果没几天又办了客户的葬礼,一下子送走一对,希望他们能在地底下再做夫妻吧。”老七感慨万千地道。
“倒茶啊!一点眼力见都没有!”老七说完,看著空空的茶杯,没好气地道。
陈默翻了个白眼,不过还是给他沏了杯茶。
之后,陈默又听著老七聊了好几个,也是让陈默真正的涨了见识。
所以说,死亡面前,眾生平等啊!
老七这里,陈默拿到了很多很多的素材,按照老七说的,他这些年送走了那么多人,让他自己反倒是对死亡有种看淡的感觉。
主要是因为,接触的太多了。
以至於,连他自己的爷爷去世了,他自己都哭不出来。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爷孙俩的矛盾,另外一方面也何尝不是因为见多了死亡,见惯了生离死別,麻木了。
而对於陈默来说,老七说的这些素材,他觉得,很多甚至比电影还要精彩,还要离奇,还要令人感慨万千。
只是一时间,却也让他有些迷茫了。
之前想到拍殯葬题材的电影,纯粹是觉得,这个题材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而且又是比较罕见的题材,但是现在,他虽然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素材太多了,反倒是让他一时半会有些茫然。
至於说直接按照原版的《人生大事》的剧本来拍,一方面是陈默记不得那么详细,另外一方面,说真的,陈默也觉得那个电影有些不符合他的胃口。
虽然说《人生大事》里面的確有有几场“人生大事”,可是说实在的,主题其实反而已经被偏离了。
在陈默看来,记得最深刻的,不是什么“人生大事”,而是父女亲情。
你要说拍父女亲情这个没什么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却是在於,你片名是《人生大事》,对標的是岛国的《入殮师》,讲述的是殯葬题材。
可是结果,最后却只剩下了亲情。
陈默记得的是,全片作为题眼的“大事”,在父亲口中缓缓念出来“人生除去死亡没有大事”之时確乎能让人心潮澎湃一下,然而回过头来细想,这个主题真的是影片所要陈述的吗
给人的感觉反而是只能算一句好听的格言而已吧,莫三妹转手就抢过父亲骨灰,炸到天上,大概也显出了这所谓的“大事”,只是一句玩笑而已,虽然大家不求主角真的有多么“尊重生命,敬畏死亡”,但“人生大事”加上遗言里“有创意”的需求,得出的竟然是江滩的漫天烟,未免过於衝动且武断了一点。
而且,说实话,本身电影的基调,或者主题是“人生大事”,也就是死亡,身后事。
在国人眼里,身后事同样的是大事。
是严肃的,是肃穆的!
虽然没有要求一定要多么庄严肃穆,可是你要跟著主题走啊!
在陈默看来,原版的《人生大事》,有点野心太大,可惜的是,实力不允许啊!
人生事太多,电影短短一两个小时往往无法讲个透彻,毕竟很多人活一辈子都还活不明白呢,所以还不如擷取三千诸事中的一瓢,把故事讲细,把故事讲透,或许也能比这样试图大而全的题材更能让人感同身受。
诚然,人生一辈子都会走向死亡,死亡或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