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权与人命之间抉择,我可以放弃智慧財產权。只有打这个点,整个故事才有一种力量,这不仅仅是为了具体层面的戏剧衝突。而且在我看来,现在的故事里並没有反派,警察、法官、医药代表.每个人都是有良知的。
除了医药代表,影片中另一个卖假药的商人张长林,他可以说是最像反派的,张长林前期为了利益,甚至威胁过程勇要告发他,但后期隨著境遇的改变,他在审讯室最终没有供出程勇,而是留下了一个略带讽刺意味的狂笑。
其实我就是想要通过这一点告诉大家,每个人都不能单纯的看待。
其实在影片当中,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发现,每个出现的角色,都不那么的完美,程勇胆小,懦弱,甚至还家暴。
吕受益,刘牧师,刘思慧,彭浩,这些人同样的也有著自己的立场。
吕受益的妻子,大家原谅程勇,她无法原谅,因为她的立场在那摆著,她的丈夫死了啊,你可以说她自私,可是这个世界上谁人不自私
病友群体也一样,几万块钱一瓶药病人吃著,可是程勇卖五千一瓶,他们还是觉得贵,有人说这就是人性,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立场!站在病人的角度,自然是药越便宜越好,甚至免费!你可以说他们太想当然,可是这却是人之常情!
包括医药代表,他们费那么多人力物力精力,投入那么多成本去研发药物,所以自然希望能通过卖药来赚钱,这也是立场。
包括警方,曹斌同情病人,可是作为执法人员,他们必须依法办事,这也是立场问题.”
“有网友表示,《我不是药神》里面导演你的立场不够中立,不够客观,你怎么看”记者又问道。
陈默笑了:“你所谓的中立,客观,放在导演身上本来就很可笑。作为导演,我一直都认为,导演是最不可能完全中立的,因为完全中立就没有情感代入了,如果连情感都无法代入,那我们还拍什么电影
我们通常会在电影上面標註:某某导演作品,其实本就已经说明了问题,说明了,这部电影是某个导演的作品,就已经贴上了標籤,如果没有立场,完全客观,那干嘛还要强调这一点”
同时,陈默也被问到了结局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问题。
“在剧情急转直下即將变成悲剧的时候,镜头一晃,程勇被封神,获得了“万民景仰”。镜头再一晃,三年过去,程勇出狱,“正版药进医保了”。前期被人视若珍宝的仿製药,转瞬就成了没人买的“那玩意儿”。
这样的结局,是否是为了过审”记者又问道。
陈默笑了,这个问题,你说是不是,那肯定是了。
但是他肯定不能这么回答啊!
其实是,也不是!
最主要的是,《我不是药神》什么样的结局才算是轰轰烈烈
故事讲到那,其实就已经结束了,结局怎么安排
怎么安排才会让所有人满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新⊥小⊥说⊥在⊥⊥⊥首⊥发!
甚至於,你说如果不用这个结局,那用什么结局程勇被判刑,然后完事了这同样的也不会让人满意。
可是你要让陈默去提出一个真的牛逼的解决办法,这不扯淡吗,他也是人,又不是神,这个问题,陈默就算是重生者也没卵用啊!
他重生那会儿,这个问题同样的也依然是这样的。
“这个问题我其实很疑惑,为什么大家要这么想首先,电影可以提出问题,但是我们导演不可能真的能给出完美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不是药神》的片名,其实已经很好的告诉大家这一点,程勇不是药神,我陈默作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