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戳穿她,只是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
苏酥赶紧岔开话题,语气变得神秘兮兮:“秦柏舟,你快点回来!我有个大事要跟你商量!”
“什么大事?电话里不能说,还非要我回去当面说?”秦柏舟配合地问道。
苏酥盘腿坐在沙发上,晃着脚丫,一本正经地说:“是关于我的……善变人生!”
秦柏舟被她这故作深沉的说法逗得笑出声来,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他的愉悦:“好,等我回去,一定洗耳恭听我们家苏酥同志的‘善变人生大计’。”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苏酥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这才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苏酥趿拉着拖鞋,溜达到书房门口。
门虚掩着,她看到爸爸正坐在电脑前专注地修改课件,妈妈则在一旁的书桌上整理资料。温暖的灯光笼罩着他们,空气中只有书页翻动和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宁静而充实。
苏酥靠在门框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
如果……如果自己将来真的也能像爸爸妈妈这样,站在讲台上,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课余时间在这样安静的书房里备课、研究……似乎,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人生选择呢。
她之前那种对“继续读书考试”的抗拒,在这一刻,似乎悄然松动了一些。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正因为如此,才充满了各种迷人的可能性。
而她知道,无论她最终选择哪条路,身后都有父母的支持,以及秦柏舟那个永远坚实可靠的港湾。
第二天,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书桌上投下一道明亮的光带。
苏酥坐在电脑前,仔细地将最后几张精心绘制的室内设计效果图和处理好的施工图打包整理好。
她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脸上却带着完成作品后的满足感。
这些设计稿是接的一个私人住宅项目,是学姐余文静给她的。
苏酥对这次的设计很用心,融合了业主喜欢的现代简约风格和她自己的一些小巧思,尤其在空间利用和光影效果上花了不少心思。
确认文件无误后,她打开聊天软件,找到那个备注为“文静学姐”的联系人,将压缩包拖拽进去,点击了发送。
几乎是同时,对话框顶端显示了“对方正在输入…”。
“文静学姐:收到!酥酥你这速度可以啊!比预期提前了两天!”后面跟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
苏酥笑了笑,打字回复:“学姐过奖啦,正好最近没什么事,就抓紧弄完了。你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余文静是苏酥美院的直系学姐,比她大五届,如今已经是本市一家颇有名气的建筑装饰公司的设计总监。
两人结识源于一次偶然,余文静回母校参加活动,无意间在艺术系的优秀作品展示栏里看到了苏酥大三时做的一个小型商业空间设计作业,那大胆的用色和独特的空间分割理念让她印象深刻。她当即就通过老师要到了苏酥的联系方式。
第一次见面,余文静就被苏酥身上那种未经雕琢的灵气和扎实的基本功所吸引,直接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她毕业后能来自已的公司。
但那时苏酥正处在要不要考研的迷茫期,虽然对学姐的赏识很感激,但还是婉拒了,理由是要考研。
余文静虽然觉得可惜,但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她没有强求,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与苏酥保持联系,偶尔会介绍一些规模不大、但很有特色的设计项目给她,让她既能锻炼能力,又能有些收入。
用余文静的话说:“好苗子得慢慢养着,不能拔苗助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