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趁热加入10ml食用油,用木锤反复捶打10分钟(捶打至糯米成团,表面光滑,有黏性但不粘手,手工捶打比料理机更有嚼劲)。
- 花生炒至红衣脱落,放凉后搓掉红衣,用擀面杖擀成粗碎粒(保留部分颗粒感,避免擀成粉,影响口感);栗子肉煮软后切成碎粒,放入小碗,加5g白砂糖拌匀(提前入味,避免麻薯内馅无味);黄豆粉与5g白砂糖混合,制成调味黄豆粉(增加甜度,提升风味)。
2. 调制麻薯面团:
- 捶打好的糯米团中加入红糖、剩余20g白砂糖,用刮刀翻拌均匀(红糖需趁热融化,若有结块,用手捏碎揉匀);分3次加入清水,每次20ml,边加边揉(每次揉至水分完全吸收,最后一次视面团湿度添加,面团需达到“捏起不粘手,放下能成团”的状态)。
- 加入花生碎、栗子碎粒,轻轻揉匀(力度要轻,避免栗子碎被揉烂,失去颗粒感);取一小块面团,搓成直径3cm的小圆球,放入调味黄豆粉中,滚一圈,让表面均匀裹上黄豆粉(提前裹粉,避免烤后粘黏,也让内馅与粉香融合)。
3. 塑形与预处理:
- 烤盘铺一层油纸,油纸边缘超出烤盘3cm(方便取出麻薯);将裹好黄豆粉的糯米球逐个放在烤盘上,间距5cm(烤制时会膨胀,避免粘连);用手掌轻轻按压糯米球,压成直径6cm、厚度1.5cm的圆饼(中间略厚,边缘略薄,避免烤后中间夹生)。
- 每个麻薯饼表面刷一层薄油(用毛刷蘸取食用油,均匀刷在表面,避免烤焦);撒上熟芝麻、剩余的花生碎(装饰用,增加表面酥脆感,烤后香味更浓);静置10分钟(让面团松弛,避免烤后回缩)。
4. 烤制定型:
- 烤箱提前预热至上下火180c,预热15分钟(确保烤箱温度稳定,避免麻薯外焦里生);将烤盘放入烤箱中层,烤18分钟(前10分钟麻薯会膨胀,表面逐渐变硬;后8分钟表面呈微金黄色,即可关火)。
- 烤好后取出烤盘,放在冷却架上晾凉至微温(热食时外脆内糯,温度过高易烫口;微温时口感最佳,内馅软糯,外皮略带嚼劲);待温度降至50c左右,用毛刷在每个麻薯表面刷一层枣花蜜(蜂蜜遇高温会流失营养,微温时刷最合适,增加甜润感)。
5. 二次裹粉与装饰:
- 准备一个小碗,放入剩余的调味黄豆粉,将刷好蜂蜜的麻薯放入碗中,轻轻滚动,让表面再次裹上一层黄豆粉(二次裹粉既能增加风味,又能避免麻薯粘手,方便书童手持食用)。
- 每个麻薯顶部放一颗完整的栗子肉(去核,提前煮软,用牙签固定,寓意“栗子暖心”),再撒上少许熟芝麻(呼应食材,提升颜值,也方便识别)。
6. 成品特点:
- 麻薯表面裹着金黄的黄豆粉,芝麻点缀其间,顶部的栗子肉饱满诱人,入口先是黄豆粉的醇香,接着是外皮的微脆,内里的糯米软糯裹挟着花生的油香与栗子的粉糯,蜂蜜的清甜在舌尖慢慢散开,咽下去后胃里暖暖的,不粘牙不腻口,顶饿感十足。小墨拿起一个,小口咬下,笑道:“这麻薯外脆里糯!抄书时吃一个,半天都不饿,手也不冷了!”阿砚尝了一口,眼睛发亮:“姐姐,这比米糕有嚼劲,还有花生香味,师父写书法时吃,肯定不犯困!”张掌柜的伙计来取米糕时,尝了一个烤麻薯,当即跑回酒楼——半个时辰后,张掌柜揣着食盒赶来,“晚星姑娘,这麻薯酒楼每日要七十个!客人酒后吃两个,顶饿又解腻,比点心铺子的还香!”这便定名为“晚星花生栗子烤麻薯”。
三、麻薯换经书,甜糯满书院
小墨捧着烤麻薯,吃得嘴角沾着黄豆粉,“姑娘,这麻薯我换三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