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取出后放入大碗,用擀面杖擀成细腻的山药泥(保留少许山药干颗粒,增加口感层次,避免完全成糊)。
- 核桃仁放入石臼,轻轻捣成碎粒(颗粒大小约0.5cm,避免捣成粉,保留香脆口感);熟黑芝麻放入料理机,打成粗粉(无需过筛,保留少许颗粒,增加焦香层次);冰糖末与蜂蜜混合,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蜂蜜黏性小,提前融化方便与面粉混合)。
2. 调制面团:
- 中筋面粉、糯米粉放入大碗中,加入融化的冰糖蜂蜜液、盐,用筷子搅拌均匀(提前拌匀,避免蒸制后出现糖块、粉块)。
- 分2次加入山药泥,边加边用手揉面,每次揉至山药泥与面粉完全融合后再加下一次(山药泥含水量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避免面团过稀)。
- 放入核桃碎、黑芝麻粗粉,轻轻揉匀(力度要轻,确保核桃碎、芝麻粉均匀分布,不结块),最后视面团干湿,加少量清水(每次5ml),揉至面团光滑不粘手、硬度类似软饼干胚(太软易粘模具,太硬口感干硬),盖上湿布醒发40分钟(让面粉充分吸收山药泥与蜂蜜的水分,口感更酥松,食材香味融合更均匀)。
3. 塑形与预处理:
- 圆形书卷纹模具内壁均匀刷一层食用油(薄而均匀,防粘同时让花纹更清晰),将醒发好的面团分成6等份(每份约120g,比芡实糕略轻,更适合作为课间点心),用手掌揉成光滑的圆团,静置5分钟(让面团松弛,避免塑形时开裂)。
- 取一个面团,用手掌压成直径9cm的圆饼,中间放入5g核桃碎(提前预留,增加口感层次),像包包子一样将核桃碎包入面团,捏紧收口,收口朝下放入模具中。
- 用手掌轻轻按压面团,使其均匀填满模具,贴合书卷花纹(表面用刮刀刮平,确保花纹清晰,边缘无空隙);模具底部铺一层油纸(油纸剪成与模具底部相同的圆形,防粘同时吸附多余水汽,避免糕体底部过湿)。
4. 蒸制与定型:
- 蒸锅提前加水烧开,待水沸腾后,将模具放入蒸锅中层,盖上锅盖,转中火蒸35分钟(蒸制25分钟时,揭开锅盖观察,若表面凝固,用筷子插入糕体中心,拔出后无湿粉带出,说明已熟)。
- 蒸好后关火,焖10分钟(避免糕体因温差回缩、花纹变形,同时让核桃的香气充分渗透到糕体中),随后取出模具,放在冷却架上晾凉至室温(热食时偏软,香气浓郁;晾凉后口感酥松,清润味更突出,适合课间食用)。
5. 脱模与装饰:
- 待糕体完全晾凉后,用手指轻推模具边缘,将糕体完整取出(此时糕体硬度适中,易脱模,能完整保留书卷花纹)。
- 每块糕表面刷一层薄薄的蜂蜜(增加光泽与清润感,不额外加糖),撒上少许熟黑芝麻(钱小五送的,增香同时提升口感层次),在糕体中心放一颗完整的核桃仁(呼应食材,增加辨识度,寓意“核桃健脑”)。
6. 成品特点:
- 糕体呈淡褐色,表面泛着蜂蜜的柔光,书卷花纹清晰,中心的核桃仁点缀其间,入口先是山药干的绵密清甜,接着是核桃的香脆微香,芝麻的焦香慢慢散开,冰糖的清甜在舌尖收尾,面粉与糯米的酥松感填满口腔,咽下去后喉咙里润润的,没有油腻感,只余核桃与山药的淡香,批改课业时吃一块,脑子清明,读书时吃一块,眼睛不花,夫子、学子、画匠都能吃。
- 李夫子拿起一块,咬了一小口,慢慢咀嚼,眼中露出惊喜:“这糕酥松不粘牙,吃着脑子都亮堂了!改完一摞作业本,也不觉得累了!”阿砚尝了一小块,眼睛亮了:“姐姐,这糕好好吃!师父画久了眼睛花,吃一块,肯定能看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