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步骤:
1. 处理核心食材:
- 煮透的莲子取出一半(约20g),放入料理机,加入15ml清水,打成细腻的莲子泥(保留少许颗粒感,增加口感层次);另一半莲子保留完整颗粒(增加粉糯口感);泡软的百合挤干水分,撕成1cm宽的小片(保留片状形态,吃时能尝到百合的清润)。
- 干茯苓放入料理机,打成细腻的茯苓粉(过筛去除粗渣,确保口感细腻);桂圆肉剪成0.5cm见方的碎粒(避免过甜,均匀分布在糕体中);冰糖末与蜂蜜混合,搅拌至顺滑(减少单糖摄入,温和调味)。
2. 调制面团:
- 中筋面粉、糯米粉、茯苓粉放入大碗中,加入冰糖蜂蜜混合物、盐,用筷子搅拌均匀(提前拌匀,避免蒸制后出现结块)。
- 分多次加入清水,边加边用手揉面,同时加入莲子泥、百合片,揉至面团初步成型。
- 放入完整莲子、桂圆碎粒,继续揉至完全融合,形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硬度类似软米糕,太软易粘模具,太硬口感干硬),盖上湿布醒发45分钟(让面粉充分吸收水分,口感更松软,食材香味更均匀,避免喧宾夺主)。
3. 塑形与预处理:
- 花形模具内壁均匀刷一层食用油(防粘,方便脱模,也能让花纹更清晰),将醒发好的面团分成6等份(每份约110g),用手掌揉成光滑的圆团。
- 取一个面团,放入模具中,用手掌轻轻按压,使其均匀填满模具,贴合花纹(表面用刮刀刮平,确保花纹清晰,美观度高);在糕体中心放入一颗完整莲子、一片百合(增加颜值与食材辨识度,寓意“莲心安神”)。
- 模具底部铺一层油纸(油纸提前剪好,与模具底部大小一致,防粘效果更佳,也能吸附多余水汽,避免糕体底部过湿)。
4. 蒸制与定型:
- 蒸锅提前加水烧开,待水沸腾后,将模具放入蒸锅中层,盖上锅盖,转中火蒸38分钟(蒸制28分钟时,可揭开锅盖观察,若表面凝固,用筷子插入糕体中心,拔出后无湿粉带出,说明已熟)。
- 蒸好后关火,不要立即开盖,焖12分钟(避免温差过大导致糕体回缩、花纹变形,也能让香气充分沉淀,不浮于表面),随后取出模具,放在冷却架上晾凉至室温(热食时偏软,甜暖味较浓;晾凉后口感扎实,清润味更突出,适合睡前食用)。
5. 脱模与装饰:
- 待糕体完全晾凉后,用手指轻推模具边缘,轻轻将糕体完整取出(若粘模具,可稍等3分钟再脱模,利用油温的润滑性轻松取下,保护花纹)。
- 每块糕表面刷一层薄薄的蜂蜜(增加光泽与温润感,不额外加糖),撒上少许茯苓粉(提升香气与食疗感,直观展现食材),点缀一小撮桂圆碎(提升颜值,呼应内馅)。
6. 成品特点:
- 糕体呈淡奶白色,表面泛着蜂蜜的柔光,花形花纹清晰,中心莲子与百合点缀其间,入口先是百合的清润甘香,接着是莲子的粉糯清甜,随后桂圆的微甜与茯苓的温和在舌尖散开,面粉与糯米的扎实软糯收尾,咽下去后胃里暖暖的,没有甜腻感,只余清浅的草木香,睡前吃一块,心绪渐平,容易入眠,老人小孩都能吃。
- 柳大娘拿起一块,小口品嚼,眼中露出舒缓:“这糕清清爽爽,不甜不腻,吃着心里都静了,今晚肯定能睡好!”林墨恰好来送新画的“百合安神图”,尝了一块,笑道:“这糕比安神香还管用,画了一下午画,吃块糕,脑子都不昏沉了!”张掌柜赶来时,尝了一块,当即拍板:“姑娘,这糕酒楼每日要九十块!冬日客人住店,睡前送一块,比安神茶还受欢迎,回头客都多了!”这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