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柳氏酪道能走到今天,靠的不仅是手艺,更是这份‘包容开放’的文化自信。”
苏砚往老灶台里添了把新的枣木柴,火焰“噼啪”作响,映着满桌的酪品和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有骄傲,有欣慰,更有对未来的憧憬。白承宇在笔记本上写下:“柳氏酪道的传承,是一场与‘世界’的对话。从柳老夫人的‘得匾守心’,到林晚星的‘文化交流’,变的是舞台,不变的是‘用心做酪’的初心。”
林晚星翻开“柳氏酪道初记”,在“双味创新酪”的旁边,写下了“三色发酵酪”的配方,旁边加了一行小字:“2024年夏初,迎远客,连中外,柳氏的酪道,是金香的绵,是玉润的细,是褐醇的厚,更是刻在骨子里的‘和’——守住文化,才能传得下百年荣光。”
老槐树的枝桠上,雏鸟已经能在夜空下自由飞翔了,它们的叫声清脆响亮,像是在为柳氏酪道的全球之旅欢呼。满街的酪香里,混着奶的醇厚、果的清香和草木的自然气息,还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飘得很远很远——这香味,不仅暖了西市街的清晨和黄昏,更暖了那些坚守文化自信的心,像柳老夫人当年希望的那样,永远醇厚,永远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