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配方藏着东方韵
“好!我倒要看看中国传统酪品有什么特别之处!”皮埃尔接过银勺,却没有立刻品尝,而是看着林晚星,“我希望能亲眼看到你们的发酵过程,确保这些酪品是‘传统工艺’,不是‘现代改良’。”
“没问题!”沈玉容翻出“柳氏四季酪道进阶记”,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纸,正是柳老夫人的“发酵工艺笔记”,“我们今天就做‘柳氏三色发酵酪’,让您见识中国传统发酵的魅力。”
系统光屏同步弹出【柳氏酪道·三色发酵酪(传统工艺复刻版)】,字迹带着东方饮食的智慧:
(一)金香酪·老灶余温发酵
- 适配工艺:利用老灶台余热,模拟“自然温度变化”发酵,保留奶香味
- 基础原料:
- 鲜牛奶700ml(辰时前取本地黑牛乳,三层纱布过滤)
- 柳氏秘制发酵菌种5g(用去年留存的“老酪种”,与新牛奶混合培养)
- 老红糖10g(敲成小块,用温水化开)
- 陈皮丝3g(三年陈陈皮,切丝)
- 关键步骤:
1. 鲜牛奶倒入铜锅,老灶台右灶添少量枣木柴,加热至60c,关火;
2. 加入发酵菌种,搅拌均匀,静置10分钟(让菌种适应温度);
3. 加入老红糖水和陈皮丝,搅拌均匀;
4. 倒入黑陶碗,用粗布封口,放在老灶台中灶余温处(温度约35c),发酵6小时;
5. 发酵完成后,表面会形成一层“金香膜”,口感绵密,带着淡淡的陈皮香。
(二)玉润酪·陶瓮密封发酵
- 适配工艺:利用陶瓮的“透气性”,让酪品在密封中自然呼吸,增加细腻度
- 基础原料:
- 鲜牛奶700ml(辰时前取本地黄牛乳,三层纱布过滤)
- 柳氏秘制发酵菌种5g(同金香酪)
- 冰糖8g(敲成小块)
- 桂花蜜5ml(新鲜桂花,用蜂蜜腌制)
- 关键步骤:
1. 鲜牛奶倒入铜锅,加热至55c,加入发酵菌种,搅拌均匀;
2. 加入冰糖,搅拌至融化,关火降温至40c;
3. 加入桂花蜜,搅拌均匀;
4. 倒入事先消毒的陶瓮,用蜡密封瓮口,放在阴凉处(温度约25c),发酵12小时;
5. 发酵完成后,酪体呈乳白色,像羊脂玉一样细腻,带着桂花的清香。
(三)褐醇酪·草木灰控温发酵
- 适配工艺:利用草木灰“恒温保湿”的特性,模拟“古代地窖发酵”环境,增加醇厚感
- 基础原料:
- 鲜牛奶700ml(辰时前取本地黑牛乳,三层纱布过滤)
- 柳氏秘制发酵菌种5g(同金香酪)
- 焦麦粉10g(头茬冬小麦,炒至焦黑,磨粉)
- 生姜汁3ml(新鲜小黄姜,捣烂取汁)
- 关键步骤:
1. 鲜牛奶倒入铜锅,加热至50c,加入发酵菌种,搅拌均匀;
2. 加入焦麦粉和生姜汁,搅拌均匀;
3. 倒入白瓷罐,用纱布封口;
4. 在木箱底部铺一层草木灰,放入白瓷罐,再用草木灰填满缝隙,保持温度约30c,发酵8小时;
5. 发酵完成后,酪体呈深褐色,口感醇厚,带着焦麦的香味。
- 匠人心得:“柳氏发酵,贵在‘顺天应时’。老灶余温,是借灶台之火;陶瓮密封,是借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