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勺舀起一勺,酪体呈深褐色,质地细腻如膏,上面撒着的熟芝麻像星星一样。
王秀兰接过银勺,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入口先是枣泥的甜,接着是焦枣核粉的微苦,然后是牛奶的醇厚,最后是芝麻的香,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股淡淡的枣香,像喝了口妈妈熬的枣粥,温暖又安心。
“就是这个味!”王秀兰眼泪掉了下来,“我小时候听我婆婆说,柳老夫人做的枣泥酪‘甜里带点苦,苦里藏着甜’,今天终于尝到了!公公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很开心!”
就在这时,李研究员突然开口:“林老板,我有个提议。你们可以把‘枣泥酪’和陈家的‘蜜渍槐花’结合,申请‘非遗创新项目’。传统手艺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和其他手艺融合,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系统光屏瞬间亮起【终极剧情反转·共传新篇】:
【柳、陈两家的和解成果:王秀兰正式成为晚星酪铺的“荣誉顾问”,负责传授陈家的“老蜜方”;陈乐乐成为柳氏酪道的“小小传承人”,跟着林晚星学做酪品】
【非遗创新项目:“酪蜜双绝”——“枣泥酪”配“蜜渍槐花”,既保留了柳氏酪品的传统风味,又融入了陈家蜜饯的手艺,成为西市街的“新招牌”】
【意外之喜:周启明带来了“省级非遗申报书”,说“柳氏酪道的‘和解精神’,值得在全省推广。传统手艺不仅要传承手艺,更要传承‘和而不同’的文化”】
“我愿意当‘荣誉顾问’!”王秀兰激动地说,“我要把陈家的手艺好好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手艺不是用来争斗的,是用来造福人的!”陈乐乐也举起小手:“我要学做枣泥酪,还要学做蜜渍槐花,做柳氏和陈氏的‘双传承人’!”
五、老灶映和解,酪道新篇共传承
暮色渐渐漫上来,西市街的灯笼一个个亮了起来,暖黄的光透过“晚星酪铺”的窗户,照在王秀兰和沈玉容紧握的手上,也照在满桌的枣泥酪和蜜渍槐花上。柳小酪和陈乐乐拿着小勺子,给街坊们分酪品:“爷爷奶奶,尝尝我们的‘和解酪’!又甜又香!”
周启明看着这一幕,笑着对李研究员说:“这就是我想看到的非遗传承——有坚守,有包容,有创新。柳氏酪道能走到今天,靠的不仅是手艺,更是这份‘和而不同’的初心。”
苏砚往老灶台里添了把新的枣木柴,火焰“噼啪”作响,映着满桌的酪品和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有释然,有温暖,更有对未来的期待。白承宇在笔记本上写下:“柳氏酪道的传承,是一场与‘和解’的相遇。从柳老夫人的‘冤家宜解不宜结’,到林晚星的‘包容共传’,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以和为贵’的智慧。”
林晚星翻开“柳氏酪道初记”,在“槐露酪”的旁边,写下了“枣泥酪”和“蜜渍槐花”的配方,旁边加了一行小字:“2024年夏初,化恩怨,共传承,柳氏的酪道,是枣泥的甜,是焦核的苦,更是刻在骨子里的‘和’——守住和解,才能传得下百年芬芳。”
老槐树的枝桠上,雏鸟已经能和父母一起飞翔了,它们的叫声欢快响亮,像是在为柳氏酪道的和解欢呼。满街的酪香里,混着枣泥的甜香和槐花蜜的清芬,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和解,飘得很远很远——这香味,不仅暖了西市街的清晨和黄昏,更暖了那些坚守和解的心,像柳老夫人当年希望的那样,永远温暖,永远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