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十二位不同姓氏的摊主围着这盘石磨,其中穿长衫的年轻人与秦风眉眼相似,梳发髻的女子与林晚星有着相同的眉骨。
四、万味归宗
当林晚星与老掌柜同时将根脉腊八粥舀进石碗,两代人的手在碗沿重叠的瞬间,整座琉璃厂的石具突然共鸣。十二处老摊位旧址同时渗出香气,顺着地下的味脉汇聚到石磨盘,磨出的粉在空中凝成棵巨大的味脉树:根须扎在十二巷,树干刻着各代掌事的名字,树冠的每片叶子都是道石味菜品——最终在树顶结出颗琥珀色的果实,里面裹着林晚星与姑奶奶重叠的笑脸。
穿校服的孩子们举着谷纹糖画奔跑,糖片上的磨纹在阳光下连成完整的味脉图;卖糖葫芦的老汉喝着根脉腊八粥,突然想起童年在帽儿胡同喝的粥香,竟与此刻舌尖的味道完全相同;修鞋的刘大爷嚼着窖藏米糕,糕体里的指印突然变得清晰,其中枚与他祖父的手型分毫不差——不同的记忆在石磨盘前汇成同股暖流。
暮色降临时,老掌柜将石磨盘的钥匙交给林晚星,案面突然弹出个石盒,里面装着十二代人保存的“根味”样本。“所谓归根,不是守着老地方,是让味道记得自己从哪来。”他往石灶里添了把陈年谷壳,火苗突然分成十二道,分别照亮十二处老摊位的方向——最终合为团暖光,在墙上投出个握着石磨柄的身影,既像初代掌事,又像林晚星。
夜风带着五谷香掠过街巷时,林晚星的石案前围满了各巷的摊主,十二道新菜在石磨盘周围摆成圈。秦风转动磨盘的瞬间,十二处旧址的石具同时震动,远处传来各巷的吆喝声,像首跨越百年的合歌。真妹妹往《烟火匠心录》里夹进把新磨的米粉,纸页自动生成最后章,插画里无数双手正围着同盘石磨,有的在添米,有的在推磨,磨出的粉落在石案上,最终拼出“京味永存”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