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旨意,也是景渊的心意,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三、市井暖意传街巷
靖王爷求娶市井厨娘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街巷,比当初的流言蜚语更甚。林晚星的糕点摊前围满了人,却不再是之前的轻视与非议,而是满满的祝福与好奇。
卖布的张婶第一个送来贺礼,是一匹上好的湖蓝色绸缎:“晚星丫头,这布比阿香那件更好,做嫁衣正合适!婶子就知道你是个好姑娘,配得上王爷!”
隔壁的货郎也送来一筐新鲜的冬枣:“听说王爷喜欢吃你做的冬枣甜茶,这筐枣子甜着呢,给你备着做嫁妆!”
林晚星看着摊位前一张张真诚的笑脸,心里暖暖的。阿香帮着招呼客人,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说晚星姐能成!以后就是王妃了,可别忘了教我做桂花糕呀!”
正说着,巷口传来熟悉的马车声。靖王爷今日穿了件常服,没有穿朝服的威严,多了几分温润。他让侍从将一个红漆木箱搬下马车,笑着对林晚星说:“陛下赏赐的东西,说是给你的嫁妆。”
打开木箱时,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叠叠上好的面粉、一罐罐新采的桂花、还有各式各样的厨具——从蒸糕的木笼到擀面的竹杖,样样俱全,显然是他特意让人准备的。“以后王府的厨房就归你管,”靖王爷的眼中带着笑意,“想做南瓜饼就做南瓜饼,想蒸紫薯糕就蒸紫薯糕,没人敢拦着。”
林晚星望着满箱的厨具,眼眶突然湿润了。他懂她的心意,知道她最珍视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灶台上的烟火气,是亲手做吃食的温暖。她踮起脚尖,悄悄在他耳边说:“晚上我做南瓜饼给你吃,加双倍的糖。”
靖王爷的耳根瞬间红了,低声应道:“好。”
四、桂下试做旧时糕
离完婚还有半月,靖王府的桂花开了。金黄的花苞缀满枝头,甜香弥漫了整个庭院,连空气都变得温润起来。林晚星提着竹篮,和靖王爷一起在桂树下摘花,他用右手笨拙地掐着花枝,花瓣落在他的发间,像撒了把碎金。
“慢点摘,别扎到手。”林晚星看着他指尖被花枝刺出的红痕,连忙拿出帕子帮他擦拭,“我来吧,你坐着就好。”
靖王爷却摇摇头,坚持要亲手摘:“你说过两个人做的糕点更有滋味,摘桂花也要一起摘才好。”他想起阿禾当年摘桂花的模样,又看看眼前认真的林晚星,心里的空缺渐渐被暖意填满——有些人有些事,终究要放下,而新的温暖正在悄然生长。
回到厨房时,林晚星将桂花仔细挑拣干净,用白糖腌渍起来。靖王爷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灶台上的火光映着她的侧脸,柔和得像幅画。“阿禾做桂花糕时,喜欢在米粉里加些蜂蜜。”他轻声说着,“说这样蒸出来的糕更润,冬天吃不燥。”
“那我们也加些蜂蜜试试?”林晚星笑着递给他一个蜜罐,“你来加,我来揉面,就像在我灶房里那样。”
蜂蜜滴落在米粉里,泛着晶莹的光泽。两人配合着揉面、塑形、上锅,动作虽有些生疏,却格外默契。蒸汽腾起时,桂花的甜香混着蜂蜜的温润漫出,让整个厨房都暖融融的。
第一笼桂花糕蒸好时,林晚星小心地拿起一块,吹凉后递到他嘴边:“尝尝,有没有阿禾姑娘做的味道?”
靖王爷咬了一口,甜香在舌尖蔓延,带着熟悉的暖意,却又多了几分不同的滋味——那是属于林晚星的温柔,是灶台上的烟火气,是独属于他的温暖。“不一样,”他认真地说,“你的更好吃,带着新的牵挂。”
林晚星的脸颊瞬间红了,低头看着蒸笼里的桂花糕,心里像被甜香浸过,暖融融的。原来最好的时光,就是这样有人陪你摘花,陪你做糕,陪你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五、圣旨临门定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