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等)!”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这比喻既新鲜又贴切。
阿猫继续他的故事:“再说回占了老大家的那伙强人甲(日耳曼蛮族后代)。他们抢了财宝,盖了新房子(欧洲各国),过了几百年,慢慢也富裕起来了。可心里总有点不得劲——为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房子、这地盘是抢来的!背了个‘贼’名,不够光鲜!他们特别想给自己找个有文化的、体面的祖宗,证明自己不是暴发户,而是名门之后!就像……”他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就像历史上有些打进咱们中原的外族,非得说自己是汉朝老刘家、或者唐朝李家的后人一样!要个‘正统’!”
这个本土化的类比立刻引起了共鸣,不少人会心一笑,甚至低声议论起来。
“可他们自己祖宗(蛮族)那点历史,实在拿不出手啊!咋办?”阿猫一拍手,“正好!他们被一个叫‘教皇’的老头(指中世纪教会)忽悠着,组织了好几趟‘十字军’,跑去打住在老二家的强人乙(阿拉伯人),美其名曰‘夺回圣地’,其实就是想去抢更多财宝!结果仗没打赢,东西没抢到多少,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大宝贝!”
阿猫指向一幅描绘十字军骑士在阿拉伯城市(可能是大马士革或科尔多瓦)的图书馆或市场里,惊讶地看着阿拉伯文书籍和学者的油画(后世想象创作)。
“他们发现,住在老二家的强人乙手里,居然有那么多当年老二家(拜占庭)珍藏的古希腊罗马的好书!虽然这些书已经被强人乙翻译成了阿拉伯文,但那也是货真价实的祖宗学问啊!”
“这下可把强人甲乐坏了!”阿猫模仿着惊喜的表情,“买!骗!抢!不管用什么办法,把这些用阿拉伯文写的‘祖宗书’弄到手!然后呢?赶紧组织人手,把这些阿拉伯文书,再翻译回他们自己能看懂的文字(拉丁文及各民族语言)!这就是轰轰烈烈的‘翻译运动’!”
“等书翻译好了,强人甲的后代们捧着这些书,激动得热泪盈眶!”阿猫做出夸张的捧书姿势,“他们大声宣布:‘看!这是我们老祖宗(古希腊罗马)留下的智慧!是我们高贵的血统证明!我们要复兴(Renaissance)老祖宗的荣光!’于是,就有了眼前这些漂亮的画、这些有力量的雕塑、这些探讨人性的诗歌文章——‘文艺复兴’就这么轰轰烈烈搞起来了!”
阿猫绘声绘色、充满戏谑的讲述,尤其是那个“强人抢书认祖宗”的精妙比喻,以及最后模仿欧洲人“捧着二道贩子的书热泪盈眶认祖宗”的夸张动作,瞬间引爆了全场的哄堂大笑!
“哈哈哈!原来是这样!”
“搞了半天,祖宗的书还是从别人手里‘淘换’来的二手货啊!”
“自己把祖宗的书烧了丢了,过了几百年,从抢了兄弟家的那伙人手里,把人家翻译过的书再买回来、翻译回来,就当成自己的宝贝祖宗遗产了?这脸皮……”
“这不就跟咱村东头那个王二赖子一样嘛!祖上穷得叮当响,非说自己爷爷是前朝举人,还花钱买了本破族谱当证据,结果被人发现那族谱是上个月刚找人编的!哈哈哈!”
“文艺复兴?我看是‘认祖归宗运动’!认的还是个被翻译了两次、面目全非的‘假祖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用最朴素的智慧和接地气的语言,对这场被西洋人捧上神坛的“文艺复兴”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解构。那些美轮美奂的油画和雕塑,此刻在众人眼中,仿佛也带上了一层“借来的荣光”的滑稽色彩。笑声中充满了对西洋人这种“寻根”方式的不屑和看穿其本质的优越感。
就在这轻松甚至略带戏谑的气氛达到顶点时,阿猫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肃的探究神情。他举起喇叭,声音洪亮而清晰,压过了众人的笑声:“好了,乡亲们,笑也笑过了。文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