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和专注。他一把拿过巴克莱手中的《东方商业》,顾不上中文部分,直接找到那些英文标注的“寰宇商情速览”和巴克莱指出的三条,仔细阅读起来。“上帝啊…约翰…这…这太不可思议了!”他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这些信息…关于法国关税、利物浦棉花、劳合社保费…都是上周才在欧美发生的事!我们最快的邮船也要三周后才能把当周的报纸送到香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一个广州出版的中文杂志,竟然比我们还早拿到并整理出这些关键信息?这…这简直是在作弊!”
福赛斯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带着兴奋和一丝敬畏。他接着往后翻,在杂志的中后部,赫然发现一个名为“东方金融市况”的表格,数据标注为“截至1900年12月16-22日当周”:
上海: 规元两兑英镑汇率、钱庄拆借利率、主要洋行股票(如汇丰、怡和)涨跌幅。
香港: 港元汇率、汇丰银行股价、主要航运股(如太古、蓝烟囱)动态。
孟买: 卢比汇率、棉花期货价格、主要贸易公司股价。
横滨: 日元汇率、生丝期货价格、主要财阀关联股动向。
新加坡: 叻币汇率、橡胶现货价格、海峡贸易公司股价。
悉尼: 澳镑汇率、羊毛拍卖指数、主要矿业股表现。
国际海运: 香港-伦敦\/香港-纽约\/上海-神户等主要航线干货\/散货运价指数变动。
“约翰!这真是神乎其技!”福赛斯激动得几乎要拍桌子,“看看这运价指数!我们内部估算上周的远东-欧洲运价微涨,但具体数据要下周才能汇总出来,这里已经有了!还有孟买的棉花期货、横滨的生丝…天啊,这些数据整合在一起,价值千金!这本杂志,哪里是什么中文评论,这分明是一个…一个跨越了时空的信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