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城外粥棚巡查,只见灾民们正有序排队领取米粥,百骑司暗探混在人群中,密切关注着异常动向。一名老妇人捧着盛满米粥的粗瓷碗,颤巍巍地走到李恪面前,泪水直流:“太子殿下,您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前几日我家孙儿都快饿死了,若不是您送来粮食,我们祖孙俩早就不在了!”
李恪扶起老妇人,温声道:“老人家放心,朝廷定会帮大家渡过难关。洪水退去后,咱们还能补种庄稼,日子很快会好起来的。” 他的话如同定心丸,让周围的灾民们纷纷放下心来,原本躁动的气氛渐渐平静。
然而,危机仍在暗处。第三日清晨,百骑司暗探匆匆向李恪禀报:“殿下,端州粥棚外有几名黑衣人散布谣言,说朝廷的粮食只够供应十日,还说珠江堤坝即将溃决,要灾民们去抢夺州府粮仓,否则都会淹死饿死!”
李恪眼神一冷:“果然是‘影先生’的人在作祟!你立刻带二十名暗探前往端州,将那几名黑衣人抓获,务必查清他们的幕后指使;同时命端州官员当众宣布,朝廷后续还有粮食陆续运到,堤坝也已加固完毕,揭穿谣言,稳定民心。”
暗探领命后迅速出发,半日便将三名黑衣人抓获。经审讯,三人果然是 “影先生” 麾下的 “影使”,受令趁灾荒煽动灾民作乱,企图制造混乱,趁机在岭南安插势力。李恪当即下令将三人押解至长安,交由大理寺审理,同时命百骑司加强对各受灾州县的巡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李恪的统筹调度下,岭南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十日后果,第一批粮食顺利运抵端州、康州等地;半月后,珠江水位逐渐下降,农田积水基本排尽,灾民们开始翻耕土地,补种早熟稻种;一个月后,岭南各地的粥棚陆续减少,灾民们纷纷返回故里,重建家园。
当李恪将岭南灾情缓解的奏报传回长安时,李世民正与阎立德查看铁道延伸规划图。看到奏报,李世民欣慰地对阎立德说:“恪儿此次救灾,既解了百姓之困,又防了暗敌之乱,统筹调度滴水不漏,这份能力,足以担起大唐未来的重任了。”
而远在岭南的李恪,站在刚补种完稻种的农田旁,看着嫩绿的秧苗在阳光下舒展叶片,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救灾只是暂时的,要让岭南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还需推动当地发展 —— 或许,未来可以将铁道延伸至岭南,让这里的物资与中原更快流通,让盛世的光芒,真正照耀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