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理” 为名,将超越时代的思路悄然传递给两人。
此后,阎立德按照李世民的图纸,成功试制出第一台风车,先是用于研磨谷物,后又改进用于灌溉,效率远超传统方式,很快在关中地区推广开来;李淳风则在李世民的启发下,更加注重对星象、历法的实证研究,修订出更精准的《麟德历》,对农时的预测愈发准确。
李世民看着这些成果,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无法将现代科技完整地带到这个时代,但通过这种 “启发” 的方式,将思路传递给有能力、有远见的人,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便能推动这个时代一点点进步。这既是他对大唐未来的期许,也是他作为穿越者,留给这个时代的独特礼物。
而远在东宫的李恪,虽不知父皇与阎立德、李淳风探讨的细节,却能感受到朝堂之上悄然变化的风气 —— 工部的匠人愈发注重创新,太史局的观测愈发精准,农桑之事也因新技术的应用而蒸蒸日上。他知道,这背后离不开父皇的推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随父皇脚步,守护并发展大唐盛世的决心。
大唐的天空,在父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正朝着更加光明的方向,缓缓展开新的画卷。
编辑分享
在描述李世民与阎立德、李淳风探讨时,增加一些关于能源应用和格物之道的具体内容
请继续扩写李世民与阎立德、李淳风探讨的情节,不少于300字。
如果要继续扩写这段内容,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