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恐怕会引发动荡。” 王参军忧心忡忡地说道,“尤其是他们与禁军将领有勾结,万一……”
李恪抬手打断他,眼中却没有丝毫退缩:“越是牵扯广,越是要整治!漕运是关中的生命线,关系到长安的粮价稳定与百姓生计,若任由这伙人继续作祟,不仅国库会被掏空,百姓也会怨声载道,大唐的根基都会受到动摇。”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坚定,“这是我就任太子后的第一个重大考验,也是必须跨过去的坎。若是连漕运的积弊都无法清除,日后如何治理整个大唐?”
他转身看向王参军,语气沉稳地吩咐:“你让张大人继续深挖账目,找出利益集团的核心人员与勾结证据;同时,秘密联络百骑司,让他们协助调查禁军将领与漕运集团的勾结情况,务必掌握确凿证据。此事需谨慎,不可泄露半点风声,待证据确凿后,再奏请父皇,联合户部、刑部与大理寺,一举铲除这个利益网络,还漕运一个清明,还百姓一个公道!”
“臣遵旨!” 王参军见李恪态度坚决,心中的担忧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敬佩 —— 皇太子不仅有敏锐的洞察力,更有直面危机的勇气与担当,如此,大唐的未来可期。
东宫书房的烛火彻夜未亮,李恪对着漕运舆图与核查报告,仔细梳理着利益集团的脉络,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知道,这场整治漕运积弊的斗争,注定艰难重重,但为了大唐的盛世,为了天下百姓,他必须迎难而上,哪怕前路布满荆棘,也绝不退缩。而这场斗争的结果,不仅关乎漕运的未来,更关乎他作为皇太子的威望,关乎大唐江山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