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忆起葛吉花提到的“秩序场”,以及那晦涩的“光与时的法则”。日晷作为一个巨大的计时工具,其核心功能就是通过影子的移动来标识“时间”。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而日晷的影子,正是这种持续性和顺序性最直观、最古老的体现之一。)
他观察着影子的移动,那是一种恒定而不可逆的过程。今天这个时刻的影子落在这里,明天同一时刻,它还会落在几乎相同的位置,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等等…循环往复?)
x 的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
(太阳东升西落,四季轮回更替…对于这个固定的日晷而言,在每年的同一天,同一个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几乎相同的!这意味着,投射下来的影子位置和形状,在每年的这个特定时刻,也是几乎不变的!)
一个更大胆、更宏观的想法如同破土的嫩芽,在他思维的土壤中疯狂生长!
(不仅仅是每年…如果忽略掉星辰运行的极其微小的长期变化…那么,一千年前的今天,此时此刻,太阳的位置,与一千年后的今天,此时此刻,太阳的位置,是否也可以认为是近乎一致的?)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一千年前的这个时刻,日晷投射下来的影子,与我现在看到的影子,其位置和形态,岂不是也近乎一致?!)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阵战栗!日晷的影子,仿佛成了一条贯穿古今的、无形的“线”!它链接着不同的时间点,却在这个固定的空间坐标上,呈现出近乎相同的“状态”!
(难道…日晷的真正作用,不仅仅是计时…它更是一个‘时间锚点’?!它利用光与影的恒定规律,在这个特定的地点,将某个时间点的‘状态’(影子的位置形态)固化下来,或者说,使其在不同的时间线上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从而起到某种‘稳定’时间流的作用?防止时间线因为某些原因发生剧烈的扭曲或分支?)
他想起了葛吉花提到的“稳定时间流”。如果日晷是一个强大的时间锚点,那么它的影子,就是这个锚点在不同时间维度上留下的“印记”或“坐标”!
(如果我能感知到这个‘坐标’,是否就能通过这个‘坐标’,逆向窥探到与之相连的其他时间点的情况?哪怕只是极其模糊的片段?)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般蔓延!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察和思考,他需要实践,需要验证!
他立刻盘膝坐下,闭上双眼。体内的三角平衡体系被全力催动,尤其是那代表着“秩序”的翠绿色烙印,被他重点激发。秩序,本身就包含着规律、稳定与结构。而时间,从某种角度看,正是宇宙最宏大、最基础的秩序之一!
他将自己的精神力量,小心翼翼地与那翠绿色的秩序之力融合,然后,如同最细微的触须,缓缓探出,并非直接接触日晷实体,而是尝试去接触、去感知——那正在缓缓移动的、由光与晷针共同创造的“影子”!
这是一个极其抽象的过程。他感知的并非影子的黑暗,而是影子所代表的那个“光之缺席”的状态,那个在时间锚点作用下,仿佛贯穿了古今的“恒定印记”!
起初,是一片虚无和阻力。影子本身并无能量,如何感知?
但他没有放弃,回想着与甲贺忍蛙心灵融合时那种超越常规的感知状态,回想着三角平衡之力那种调和万物的特性。他引导着那丝融合了秩序之力的精神触须,不再试图“抓住”什么,而是尝试去“共鸣”,去与那片影子所代表的“时空坐标”产生共振!
时间一点点流逝,夕阳几乎完全沉入地平线,晷面的影子变得模糊不清。x 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精神力的消耗巨大。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刹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