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官之首的御史大夫王敬忠和镇西大将军闻人泰,二人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那难以掩饰的激动与自豪。
这三日,他们是整个大炎最风光的人。
王敬忠,作为“首席解释官”,完美解读了陛下的所有“神谕”,如今在文官集团中的地位,已经是说一不二,威望甚至超过了当年的丞相李思远!
闻人泰,作为军方代表,亲眼见证了神龙显圣,这让他麾下的将士们士气空前高涨,对陛下的忠诚,已经上升到了狂热信仰的程度!
“王大人,”
闻人泰压低了声音,瓮声瓮气地说道,
“今日早朝,不知陛下又会有何等‘神谕’降下?”
王敬忠捋了捋自己那花白的胡须,老神在在,脸上带着智珠在握的笑容。
“不好说,不好说啊!陛下乃天命神君,心思岂是我等凡人能够揣测的?不过……”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老夫夜观天象,又结合这三日京城内外的民心所向,斗胆猜测,陛下今日,或许会对‘万国来朝’之后,我大炎的四海方略,有所……‘示意’!”
“哦?”闻人泰精神一振,
“还请王大人详解!”
王敬忠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开始了他的“专业分析”:
“你看,陛下登基以来,先是‘天启之变’,借金狼之手,唤醒帝魂,此为‘内圣’之始。而后,肃清朝堂,诛杀李贼,此为‘内圣’之功。再到这‘万国来朝’,神龙显圣,威压四海,此乃‘外王’之兆也!”
“如今,内圣外王之基已定!接下来,自然是要将这赫赫天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策!老夫以为,陛下今日,或许会通过某种‘行为’,比如,多看一眼舆图的某个方向,或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龙椅几下,来暗示我们,下一步,是该经略西域,还是该安抚南洋了!”
闻人泰听得连连点头,一脸的敬佩。
“高!实在是高!王大人不愧是陛下的‘知音’啊!若非有你,我等武夫,如何能领会这等深意!”
王敬忠得意地一笑,正要再谦虚几句,只听“吱呀”一声,厚重的宫门缓缓打开。
“时辰到!百官上朝!”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唱,文武百官整理衣冠,迈着整齐的步伐,鱼贯而入,穿过漫长的御道,来到了那金碧辉煌的承天殿。